<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決勝掃黑除惡收官年】大學生為買手機陷入“套路貸”!法院發出司法建議書教在校大學生反“套路”

          2020-08-1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鄭州市二七區法院利用職能優勢,對以“套路貸”為主要手段的惡勢力犯罪分子依法嚴懲的同時,也向有關學校發出12份司法建議書,共同維護校園平安。

          買手機借了4000元被迫簽了8000元合同

          小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也是“套路貸”受害者之一。

          小成一直想換一部新款智能手機,但卻因自己經濟能力未能如愿。偶然的機會小成從同學那里聽說可以用貸款的方式籌到錢,小成很是心動。

          2017年9月,小成經人介紹認識專門從事小額貸款放貸業務的張某。與張某簽訂借款金額為8000元的借貸合同,而張某在扣除合同保證金、服務費等費用后,實際貸給小成4000余元。很快到了還款的時間,小成還了一期后就沒有能力償還了。

          還不起,又簽了份2萬元“過橋”合同

          這時,張某又向小成“支招”說可以繼續向他放款用于償還之前的借款,為避免讓身邊的老師同學知道這件事,沒有償還能力的小成接受了張某的意見,很快與張某簽了一份金額為20000元的借款合同用來“過橋”。

          簽完后,張某覺得小成的償還能力有限讓小成拿著合同和身份證拍了照片后將合同收走,同時并備份了小成的通訊錄和通話記錄。并將其中5500元分別作為保證金和簽單費予以扣除掉。

          就這樣,小成用第二次從張某那里借到的貸款還掉了第一次借張某的錢后,再也還不上剩下的高額利息和本金了。

          派人到大學生學校及其老家父母“催債”

          張某先是對小成打電話進行催收,無果后就指派手下的奇某、金某到小成所在的學校進行催收。十幾天后,奇某、金某又來到小成的老家濮陽并找到小成的父母進行收賬。

          最終小成的父親出面,用遠高于小成借款的金額幫他還清貸款。

          2019年張某因“套路貸”行為涉嫌詐騙被刑事拘留。

          詐騙團伙6人全部被判刑

          二七法院在審理張某等6人詐騙案件后,判處張某等六人3年至5年不等的刑期。

          二七法院在審理中發現,被告人張某等人有組織地以發放小額貸款的名義實施詐騙、非法拘禁等違法犯罪活動,逐步形成以“套路貸”為主要手段的惡勢力犯罪集團,受害者眾多。

          該惡勢力犯罪集團主要針對急需用錢的在校大學生或初入社會的年輕群體,以無抵押、利息低、放款快為誘餌吸引他們借款。并與他們簽訂虛高的借款合同,繼而肆意認定違約、惡意壘高借款金額。而后通過各種方式催債,甚至采取非法拘禁手段向被害人索要各種名目的高額費用。

          拒絕違規貸款消費,法院向12所學校發出司法建議書

          為從源頭上減少犯罪,避免學生受到犯罪侵害。在對犯罪分子依法嚴懲的同時,針對因學生社會閱歷淺、是非辨別能力弱,極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這一問題,鄭州市二七區法院向涉案受害學生所在的12所學校發出了司法建議書。

          建議學校積極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利用校園宣傳欄、廣播、網站、微信等載體,加強法制宣傳,讓學生深刻認識“套路貸”的危害,提高學生對“套路貸”的風險防范意識;集中排查清理各類信貸小廣告,發現“套路貸”線索及時舉報。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引導學生拒絕過度消費,拒絕違規貸款消費。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套路貸”的危害,營造良好校園環境。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通訊員 李爽 文/圖


          分享到: 編輯:黃波濤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