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從小學到初中畢業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聰明好學、遵守紀律,老師稱贊、同學喜歡。他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名機關干部,母親是個體經營者,父母對兒子期望很高,因此要求也很嚴格。?
經過努力,小明考上了當地的一所重點高中,父母買了一臺計算機作為獎勵送給小明。開始小明只會一些簡單的操作,然而沒多久就著了迷。父母原以為他只是一時興趣,就沒有制止。但小明的網癮越來越大,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小明自己也很想改變這種現狀,但是一打開計算機就很難控制自己,后來甚至出現了上課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老師著急、同學埋怨、家長批評,使他的壓力非常大。
青少年好奇心強,但自制力相對較弱。網絡虛擬的社會環境、自由的發言方式、不斷涌現的新游戲、新技術和新信息,很好地滿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各種娛樂節目和精彩的網絡游戲更是成為學生日常談論的話題,如果對此一無所知,有些學生就會覺得很沒面子。為了和其他同齡人有共同交流的話題,很多青少年走進了網絡,但一旦上網,便難于抵擋誘惑,甚至沉溺于此不能自拔。
那么,我們應怎樣防止類似情況的發生呢?
我們應避免習慣性地在網上閑逛。當我們打開瀏覽器時,可能隨手就又打開了郵箱、QQ、微信、抖音、微博等,一個一個地瀏覽將花費大量時間。如果沒有合理利用上網時間,我們很容易成為計算機、網絡的“奴隸”。計算機只是工具,我們使用它是為了完成某件工作或事情,如查找資料、獲取新聞、撰寫博客和微信等。因此,我們在上網前要想清楚上網的目的,有規劃地使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