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鄭報全媒體記者參加環保世紀行活動,跟隨市環境污染防治督導組一處對一些工地、企業進行日常督查。
污水還在不停地往外流,氣味刺鼻,臭氣熏天,村民直呼受不了
前期,督導一處接群眾舉報,新鄭市S102省道與解放路交叉口以西500米道路北側有一排污口。
上午11時許,督導人員到達此處,一走近排污口就聞到了十分難聞的臭味。
△點擊觀看視頻
經觀察,該排污口仍在往外流污水。由于該排污口處于農田中,污水極易存蓄,田間已形成大小數十個水潭,面積約100平方米,整體呈黑綠色,水體渾濁,周圍數十棵棗樹已經死亡,大片青草枯萎。與相鄰農田里的場景對比十分明顯。
隨后,督導人員通過對污水污染范圍的調查發現,該處排污口所排污水污染了基本農田約2000平方米。
“咦,這都好久了,可難聞。”一位正在附近干活的農民對督導組人員說。
分揀配送產業園3000平方米黃土裸露,200平方米物料未覆蓋
在新鄭市暖泉路,正在建設的分揀配送產業園項目工地內,3臺非移動道路機械土石方作業未濕法,黃土裸露面積約3000平方米,部分物料沒有覆蓋,面積約200平方米,在場區內發現5臺非移動道路機械不達標,2臺非移動道路機械未懸掛環保標牌。
一位工人正在進行電焊作業,卻未配備焊煙收集裝置,產生的焊煙隨處飄散,對人和環境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3000平方米易起塵物料露天堆放,無名堆料場無法提供任何手續
走過圍擋,3000平方米未覆蓋的易起塵物料進入視野,場區內道路塵土飛揚,積塵嚴重。現場負責人無法提供任何的經營手續。
在不遠處的一無名廢品收購站,同樣無法提供營業執照和環評手續。油污遺撒,污染土壤,太陽直曬,污染大氣。違規回收危廢品,滅火器、廢油漆桶、廢機油桶隨意堆放。
以上四處,市環境污染防治督導組一處均現場開具交辦通知單,要求新鄭市攻堅辦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尤其是無名污水管道排污口要立即處理,三日內將問題整改報告紙質版報送市督導組一處。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玉東 見習記者 劉地 鄭州電視臺記者 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