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16天接待3萬多觀眾,鄭州美術館火了!

          2020-11-1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資料圖

          沐浴著初冬暖陽,一批又一批市民來到鄭州美術館新館,不僅在這座美麗的建筑前打卡拍照,還走進去參觀展覽,沉醉在浩瀚的藝術海洋。記者今天從鄭州美術館了解到,該館新館開放半個多月來,已吸引逾3萬觀眾前來觀展。其中僅11月8日就接待觀眾近5000人次,創歷史新高。在由六大精品展覽、七場學術活動、30多場公共教育活動組成的“藝術海洋”包圍下,該館成為鄭州全新的網紅打卡地、文化會客廳和公眾美育基地。?

          近距離賞美鑒美的美育課堂

          10月25日,隨著鄭州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涵蓋6項展覽、7場學術活動及30余場公共教育活動的“聚美中原——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首展系列活動”燦然啟幕。此次活動共展陳藏品1033件(幅),100多位作者中既有大家巨匠,也有青年才俊,涵蓋書法、篆刻、油畫、國畫等多個藝術門類。其中6大展覽分別是:“西泠印社社藏精品展”、“閑庭信步——李剛田書法展”、“河南印社珍藏古璽印封泥展”、“情境與選擇——段正渠作品暨文獻展:1983-2020”、“大河永續·星火傳薪——河南當代青年美術家邀請展”,以及“青春萬歲:新中國美術的青春時代——中央美術學院館館藏精品展”。

          通過新館開館暨首展系列活動舉辦,新館大氣優雅的環境和品位高端的展品,迅速贏得公眾喜愛,鄭州美術館新館也迅速成為鄭州文化新地標、全新網紅打卡地和創造美、展示美、欣賞美的藝術殿堂。開館以來,記者在該館采訪時看到,從幼兒園的孩子,到中學生、大學生,上班族乃至老年大學的退休老人,前來參觀新館的市民絡繹不絕,覆蓋多個年齡段。

          據鄭州美術館統計,自10月25日新館開館以來,每天都吸引眾多省內外觀眾走進鄭州美術館新館參觀。截至11月9日,已有超3萬人次前來觀展,日均觀展達2000余人次。這里也成為眾多藝術機構、教育機構、藝術院校師生的校外課堂,目前團體預約單位達40多家,總人數2000多人。其中涵蓋幼兒園、中學、大學、老年大學、藝術機構,以及外省研學、修學游客等。

          10月29日,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合作處藝術處文化專員白莫迪專程到該館參觀。他參觀完《情境與選擇:段正渠作品暨文獻展1983-2020》《閑庭信步·李剛田書法展》《大河永續·星火傳薪——河南當代青年美術家邀請展》等展覽后興奮地說,這些高水平的展覽生動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希望未來能與鄭州美術館持續開展展覽項目合作。10月31日,東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近30名碩士研究生走進鄭州美術館新館參觀,體驗文化藝術,提升審美水平,在美育空間里感知美、欣賞美。

          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分析說,這么多省內外觀眾走進鄭州美術館,近距離接觸當代藝術大師的精品力作,獲得全新的審美體驗,充分折射出古都鄭州的巨大吸引力及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作為鄭州市文化惠民工程之一,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不僅滿足市民向往藝術、品味藝術的文化需求,也豐富了大家精神文化生活,為古都鄭州增添了一個新的“文化會客廳”。

          與藝術大家“面對面”的學術講堂

          配合開館系列展覽,該館已成功舉辦6場學術活動,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著名書法家、篆刻家、書法理論家李剛田等6位主講嘉賓圍繞此次展覽,深刻闡釋了藝術品背后的學術內涵,梳理不同藝術品門類發生發展的脈絡,用真摯的熱情、引人入勝的專業解讀,使觀眾感受藝術品傳承中的深厚文脈,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市民的文化自信。其中,陳振濂主講的《“新時代”書法篆刻藝術之美的體系架構》和李剛田的《當代中國書壇與中原書法》兩場學術活動在鄭州文旅云平臺同步直播,吸引近20萬人觀看。現場聽眾包括藝術家、藝術愛好者及藝術院校的師生,大家十分珍惜與藝術大家面對面的機會,現場互動氣氛熱烈。?

          美術公共教育的體驗實踐基地

          品賞吳昌碩的古厚樸茂,體味弘一法師的才情與浪漫,感受潘天壽的蒼秀與靈動,體驗黃賓虹的用墨與氣韻,觸碰豐子愷的童趣與可愛……

          從10月25日新館開館起,鄭州美術館精心策劃了“走進西泠名家系列”繪畫課程活動。在第一次課上,圍繞吳昌碩的《菊石圖》,專業老師帶領觀眾在美術館里欣賞金秋菊色,聞菊香,賞菊花,看片片花瓣舒卷出疏疏密密的層次,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性,并以水墨畫的形式,勾勒出各色菊花的飽滿豐腴,在紙上綻開滿園的生機,體驗吳昌碩“食金石力,養草木心”的精神內涵。

          鄭州美術館館長羅鳴告訴記者, 鄭州美術館不僅注重專業的展覽、研究和收藏,也致力于打造公共文化教育的傳播陣地。配合新館開館暨首展系列活動,該館策劃組織30余場藝術體驗課程、親子導覽體驗活動等公共教育活動。不少家長熱衷雙休日帶著孩子走進美術館,參加提升審美、增強美育的教育實踐活動,感受藝術的熏陶與洗禮。

          11月7日上午,在帶孩子參加完“走進西泠名家”系列活動后,市民張宏深有感觸地說,豐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動讓青少年感知藝術的內涵與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促進審美教育的推廣與普及。鄭州美術館新館已成為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推舉新興藝術人才、傳承時代藝術精華、增強愛國主義情懷的重要陣地。

          據鄭州美術館館長羅鳴介紹,秉承“開放、包容、創新”的辦館理念,未來,該館將策劃推出更多精品展覽、學術講壇及公共教育活動,全力把該館打造成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藝術綠洲、學術研究交流的寬廣平臺、市民品位文化藝術的美育基地。該館工作人員將狠抓服務細節,竭盡全力服務好觀眾,服務好藝術家、藝術品,讓公眾參觀美術館感到更加舒適愉悅。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文 李焱/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劉德華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