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記者從鄭州市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會了解到,從工業生產情況看,今年1-2月份,工業生產快速恢復,主導產業貢獻突出,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工業投資高速增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平穩。
1-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分別高于全國(35.1%)和全省(19%)平均水平1.9和18個百分點,增速在35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18位,較去年同期前移13個位次,在全省排名首位。與2019年1-2月份相比,同比增長5.5%,回升幅度高于全省(3.5%)2個百分點。
1-2月份,全市六大主導產業同比增長43.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7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33.7個百分點,較2019年1-2月份增長8.9%,回升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工業、生物醫藥、汽車及裝備制造業分別同比增長65.2%、52.9%、38.2%。
1-2月份,全市規上制造業同比增長43.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63.7%,占規上工業比重為26.3%,部分高技術產品保持高速增長,光纜產量增長102.5%、新能源汽車增長95.8%、鋰電池增長45.9%、智能手機增長32%。高耗能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保持在30%以下,為28.4%。
1-2月份,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51.2%,增速分別高于全國(34.1%)全省(15.5%)平均水平17.1、35.7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4.8%,工業企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91%。重點產業中, 汽車及零部件同比增長269%,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49.9%。
初步統計,1-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69.8%,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9%)40.8個百分點。重點企業中,網絡安全、信息消費等軟件企業增長較快,九域騰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7.7%,山谷網安增長1147.6%,海康威視增長85%,時空隧道增長217%。
從重大工業項目推進情況看,2021年全市統籌推進重大工業和信息化項目565個,項目總投資3501.7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843.7億元。一季度完成投資198.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23.5%。重點推進的標志性制造業項目62個,項目總投資1407.4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73.7億元,一季度完成投資55.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20.3%,其中,紫光股份全球總部、明晟實業年產50萬噸新型材料等9個項目開工建設;哈工大機器人智能裝備科技園、東微電子半導體芯片材料等15個項目正在辦理相關手續;海康威視、恒大動力電池等38個在建項目順利推進。
據介紹,目前鄭州市工業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在于,部分區域、行業回升幅度不及預期。重點產業生產不穩定,受原材料上漲及全球芯片失衡影響,汽車芯片短缺問題愈加突出,部分零部件進口存在斷貨風險,對我市車企尤其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影響較大,汽車制造業平穩增長存在隱患。
下一步,鄭州市將拉高標桿,主動作為,確保工業經濟發展各項工作持續向好,實現首季“開門紅”。
具體舉措包括:首先,全力鞏固工業回升態勢。要抓住當前工業增速回升空間較大的窗口期,強化調度,精準施策,確保工業增速持續回升。其次,加快提升產業能級,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全力打造電子信息“一號”產業,做強汽車制造業。并且,還要強化市場主體培育,加快小微企業園建設,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此外,持續推動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深化優化企業服務。最后,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推進“萬企上云接鏈”行動,力爭全年上云企業達到4萬家,接鏈企業5000家。加快工業互聯網和“工業大腦”建設,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提升數字技術支撐能力。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應用。推動實施《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5G疑難站址協調解決力度和轉供電基站改造進度,全年累計建成2.4萬個。加快拓展5G+智慧城市、5G+智能制造等應用場景,深入謀劃、培育、建設一批5G項目,加大99個5G重點項目的跟蹤督導服務力度,以5G建設帶動新興產業發展。持續實施“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持續推進傳統產業整治。加快制定出臺《工業結構調整年度工作方案》,大力壓減耐材、水泥、炭素等高耗能、高排放的低效產能,全年力爭壓減煤炭產能200萬噸以上、耐材產能70萬噸以上、水泥產能10萬噸以上。
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剛領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