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名師:河南省實驗中學物理高級教師、教研組長,高三物理備課組長,河南省骨干教師楊福合
試題評價:
2021全國Ⅰ卷(乙卷)高考物理試題結構和去年相同,并無變化,各板塊分值比例合理,題目難度比去年略有增加,試題有較好的區分度。
2021年全國高考Ⅰ卷物理試題,遵循學科規律,以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為根本任務,凸顯在核心素養引領下,對必備知識、關鍵能力,科學素養、科學思維方法和創新意識的考查,以學科素養為導向,以必備知識為基礎,以真實情景為載體,注重選取新素材,創設新情景,加強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技前沿、生產生活實踐,很好地落實了“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思想體系,貫徹了“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高考命題理念。
試題特點
1.試題貼近教材,知識點覆蓋面廣,梯度合理,注重基礎性
試題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覆蓋物理課程內容。試題注重物理概念和規律等必備知識的考查,引導學生夯實基礎,重視思維過程,促進考生學科素養的提升。
如選擇題14題,以小車、彈簧和滑塊組成的系統為研究對象,判斷撤去推力后,系統機械能和動量是否守恒,試題不難,注重基礎性的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選考34題插針法測折射率的題目緊扣教材,33題中P-V圖像、34題中波動圖像都注重了基礎性考查。選擇題17題考查半衰期的題目,來源于教材中的插圖。
2.立足于學科內知識體系的聯系,聚焦主干知識,強化綜合性
重點知識和核心規律進行重點考查,考查考生綜合運用物理知識及合適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了各種物理能力和素養的綜合應用,著力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的關鍵能力。
如選擇題21題中板塊問題,考查了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力學圖像等知識點,意在對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等物理素養的考查,試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計算題25題,涉及到的知識點有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運動學問題、能量問題等知識點和模型等,更加強調學科內綜合,考查考生的推理論證能力、模型建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關鍵能力。
3.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情景設計的時代性,突出應用性
通過和生活實踐,體育活動、科學技術等情景聯系起來,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來設計試題,能夠較好地有助于考查考生利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引導考生關注身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問題,促進考生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如選擇題第17題,以醫療放射性技術為背景,考查了衰變、半衰期等知識點,考查內容和應用有機融合。
選擇題第18題,以天文學中黑洞為載體,體現了物理在科技中的應用,計算題24題則以生活中常見拍籃球的體育活動為背景,體現了物理在體育活動、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4.試題增強開放性和探究性,體現創新性
通過增強情境的探究性和設問的開放性,允許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實驗題23題,考查了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實驗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知識點,旨在考查考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具有一定創新性,對考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力要求更高。25題以導體框和金屬棒為研究對象,在情景設計上具有創新性。
5.注重圖像題,信息題的設計,加強關鍵能力的考查
試題注重利用圖像和圖形呈現豐富的物理信息,增加試題信息的廣度和深度,注重對信息提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考查。
如15題,以靜電感應現象為切入點,考查電場、電勢、電勢能等知識點,意在對物理觀念和物理思維的考查。
第16題,考查了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17題考查了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通過圖形、圖像獲取信息,加強對推理論證、模型建構等關鍵能力的考查。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