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郟縣一男子利用一種“老掉牙”的詐騙手法,專門挑選單獨出門的老太太下手,先是上前搭訕套取子女姓名,再冒充熟人騙取老人的金銀首飾,由于老人們接受防詐騙的信息有限,且騙子一旦得逞就逃回老家躲避,因此其逍遙法外長達近一年之久。近日,該男子準備多騙幾人后再回家收麥子,不料民警順線追蹤將其抓獲,告破了其涉嫌的至少6起詐騙老年人案件。
6月5日上午7時40分,鄭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刑事偵查大隊接到警情指令,一女子楊某報警稱:當日早上,其86歲的母親楊黃氏在二七區升龍廣場附近休息時,一陌生男子從其母親手碗處將一個金手鐲奪下后逃跑,金手鐲購買于2016年,當時價值萬元。
接警后,合成研判中心圖偵組民警迅速出擊,調取案發時間段內監控,發現嫌疑人為一名男性,年齡40歲左右,中等身材,戴米黃色帽子,白色手套,騎一輛白色電動車。
根據嫌疑人的視頻圖像,民警偵查發現,男子的體貌特征與2020年7月16日以來,5起同樣手法詐騙老年人金銀首飾的案件嫌疑人吻合,串并的這6起案件,涉案金額10萬余元。
進一步進行比對,發現此人就是鄭州警方多個公安分局都在查找的一名詐騙嫌疑人。該男子異常狡猾,騎電動車逃竄時,專挑小路以躲避街上的攝像頭,但經偵查員歷時4天的窮追不舍,在6月9日下午,民警在10公里外的管城區南劉莊2號院內,查巡到嫌疑人作案時使用的電動車,并發現男子將電動車停在負一樓后乘電梯上了13樓。
因該小區為安置房,每層有10戶居民,通過物業查詢也無法確定嫌疑人住處和身份。于是,民警決定守株待兔,當晚8時許,嫌疑男子正準備騎車外出時,被守候的民警當場抓獲。
經突審,嫌疑人王某亮,46歲,平頂山郟縣薛店鎮人。據其交代,他經常游走于郟縣和鄭州之間,每次在得手后,就立即回到老家賭博揮霍,等錢花完了就再次來到鄭州作案。
王某亮交代,如果發現有單獨外出的老太太,且身上帶有金銀飾品,他就上前打招呼:“阿姨,你咋自己出來了?你現在跟誰一起生活?”
一旦老人說出子女的姓名,他就一口一個名字叫著,聲稱和老人的子女很熟。然后,再以正在為老人辦“醫保卡”、“乘車卡”等謊話的名義,當面“撥通”子女們的電話,表演獨角戲。
最后,話入正題說:“我在路上見到阿姨了,你讓我給她辦證馬上就好!我女兒臉上有胎記,去醫院看了,醫生配了藥方,要用老黃金擦一下。你讓用我借阿姨的用用,那多不得勁啊。那中吧!”
邊說邊掛斷電話,對老人們說“**讓用你的金**,下午都送回來了。”成功騙取老人們拿下身上的的金銀飾品后,王某亮就迅速騎電動車逃跑。
6月10日,民警見到86歲的母親楊黃氏老人,提及此事老人一臉驚恐地說,當時她半信半疑不好意思拒絕,見自己動作有點慢,王某亮一邊說幫她取,一邊強行拽掉了老人的金手鐲就跑了。據其女兒楊某稱,自從母親被“搶”后,嚇得至今都不敢和陌生人說話。
針對此類以老太太為詐騙對象的案件,辦案民警戚琦琪提醒:子女們一定多關注家中老人,時刻提醒老人們,不要將大量現金、存折等貴重物品放置家中,有財更不能外漏;外出不要和陌生人搭訕攀談,隨意將家庭成員信息外泄;更不能貪圖小便宜,聽信他人花言巧語;遇事多和兒女們商量,保護好自己的財物;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報警處理。
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凌智 通訊員 李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