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景靜 通訊員 閆利 石涵玉
“哎哎哎哎,你放下,那標識牌讓我們來掛。”同事緊張地搶下牛明喻手上的公示牌急切的說道,“你雖然是孕中期,但也不能大意啊。”
牛明喻,二七區人和路街道玥棠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這是她第二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與去年不同的是,此時的她是一名懷孕五個多月的“準媽媽”。
疫情就是命令。7月31日接到辦事處全員到崗到位的通知,她老公第一個反對,一個普通人都害怕接觸前方未知的疫情風險,更何況是自己已經懷孕的媳婦呢。這位“準媽媽”卻拉住老公的手安慰道:“我雖然是一個孕婦,但現在形勢這么緊張,社區人手又少,我咋好意思在家休息,再說我還是一名黨員呢。”拗不過牛明喻,她老公只能讓她去工作,“如果有什么加班,我陪你一起去,我替你干。”
8月1日、4日、7日、10日,在四輪核酸檢測任務中,牛明喻安排檢測地點、對接名單、按樓棟喊人,她絲毫不把自己當準媽媽,跟著同事一樣跑來跑去。社區書記讓她去辦公室整理資料,她每次嘴上說著好,可一到人手不夠時,她就又悄悄湊到一線幫忙。
8月9日晚上9點準備下班時,社區突然接到緊急任務,需要連夜轉運與六院有關聯的人員。當社區書記問誰晚上還能再堅持一下、再加會兒班時,牛明喻第一時間回了六個字:“不行我來,我近。”那天晚上,她在同事的照顧下,在樓下負責統計,而她老公和社區人員一起,一趟一趟跑著。
“準媽媽”牛明喻,只是千千萬萬社區工作者的一員,但正是他們,用自己默默地堅持和奉獻,為廣大群眾豎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老社區工作者、一名黨員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