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鄭州詩詞學會召開會議,結合實施“十四五”時期中華詩詞發展規劃,共同謀劃今后一個時期的詩詞工作。
大會學習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聽取并審議了學會理事會工作報告。對學會近年來涌現出來的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增補了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和副會長,宣布了《鄭州詩詞》新的主編、增加的副主編名單,通報了女子詩社換屆情況。
“漫數風流舒望眼,韶華而立正當年。”鄭州詩詞學會、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擁有2000名會員,是一支在全省乃至全國頗具影響力的文藝團體。創作詩詞數萬首,編輯出版詩刊微刊200余期、詩選詩論100余部。采風觀摩十分活躍,詩教培訓成績喜人,詩研活動漸入佳境,詩詞“六進”日益深入,“詩詞之鄉”創建成效明顯。全市兩級詩詞學會系統在服務中心大局、弘揚時代主旋律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9年中組部授予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從《贊歌獻給功勛與英雄》《杏林春韻》的編輯出版,再到《抗洪之歌》的及時創作,無不展示了廣大會員們在抗大疫、戰大災關鍵時刻無私奉獻的詩者情懷。從《新時代新竹林》《詩詠新密新風貌》《放歌新登封》《新鄭頌歌》《二七風釆》《美麗上街》《大潮之韻》《百年旗幟禮贊》的相繼編印,到僅用40余天時間就完成了采、創、編、印全過程的《圓夢之州》《重彩焦作》,都充分體現了鄭州詩人的高質、高產、高效。真可謂“河聲潤物,岳色燃情,鄭風精選百余卷;思想領先,中樞嘉獎,吟幟高懸三十年。”
“開創詩詞工作服務地方發展大局新境界;探索詩詞事業滿足人民文化需要新途徑;開拓詩詞創作緊貼時代發展新局面;形成優秀詩詞人才培養選拔新機制;開創“中華詩詞之市”建設新局面。”對于鄭州詩詞事業的發展目標,鄭州詩詞學會、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會長姚待獻稱將緊緊圍繞以上五大目標開展工作。
鄭報全媒體記者 肖雅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