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翠 魯慧 通訊員 申航 文/圖
“6小時采樣1200余萬人,24小時完成超千萬人次核酸檢測……”自1月3日疫情反彈以來,鄭州與時間賽跑,快速完成多輪核酸檢測工作,一組組數字的背后是每一名鄭州戰疫人發揚連續作戰、默默奉獻、不畏困難、沖鋒在前展現“鄭州速度”和效率的生動寫照。在金水區杜嶺街道杜中社區全員核酸檢測點上,有“四朵金花”美譽的基層社區工作者們,她們堅守“疫”線,用責任和擔當守護著轄區群眾,她們出色完成每次核酸采樣檢測工作背后的感人故事更是令人動容。
“媽媽我想你了,每天都很想你”
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成為當下在基層社區工作的家常便飯。在社區工作十幾年的劉丹是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為了在規定時間內盡可能的多完成核酸檢測信息登記任務,常常是幾個小時都不敢多喝一口水,用她的話說戶外做核酸上廁所太耽誤時間了,現在鄭州進入最冷的時候,能讓群眾少等一分鐘,我就要爭取快一分鐘。就在中午吃飯休息的20分鐘內,她邊吃飯邊撥通了婆婆的電話,通過微信視頻看看連續多日沒見面的孩子。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女兒上小學,小女兒也才剛滿三歲,由于工作繁忙無奈之下只能暫時將孩子送到了婆婆家照顧。每次視頻的時候孩子總是委屈的說想媽媽,堅強的她也是哽咽著吃著飯菜,可是只要一回到崗位上就迅速進入狀態,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身兼數職的社區“甜心”,核酸檢測點上的開心果
90后的孔芳芳也是一位母親,性格開朗的她,更是社區核酸檢測點上的開心果,疲憊的工作之余她總是給大家帶來歡聲笑語。同時作為社區的計生協管員她兼顧著兩個社區的工作任務,她總是開玩笑的說我是“跨區”服務,身兼數職。連續多日的全民核酸檢測工作異常繁重,但是每天早上5點起床,奔赴核酸檢測現場,每天全員核酸檢測結束后她還要把近日的本職工作進行統計,每天都忙到很晚才結束回家,面對重擔她依然樂觀的奔赴在每項工作任務中。
默契的搭檔,戰疫姊妹花
“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線安全距離。”“大家提前準備好二維碼。”同在一個社區工作的沈童和王欣雅十幾天都堅守在全民核酸現場一線,她們平日里就是一對配合默契的黃金搭檔,在全員核酸檢測采樣現場作為信息員把好核酸檢測前的第一關尤其重要,堅持流程規范、操作迅速、配合默契,在工作當中她們心無旁騖、一絲不茍,由于工作精神高度高度集中,使得她們往往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任務后才感覺雙手、雙腿早已凍得發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