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景靜 通訊員 張雅青
1月21日以來,鄭州市大范圍持續降雪,全市啟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Ⅲ級應急響應。
為全力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市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二七區文明辦、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雪為令,迅速向全區發出《關于積極參與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志愿服務的倡議書》,動員全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轄區各公共單位、各級文明單位(校園)、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廣大志愿者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立足工作單位、居住社區積極參與積雪清掃、送關愛、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火紅的紅馬甲與潔白的雪花交相輝映,成為大雪中最美最動人的風景。
5000余名志愿者積極響應,志愿紅耀滿城
倡議發出后,全區5000余名志愿者積極響應,主動參與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志愿服務。他們有的自帶鐵锨、掃把、塑料桶等工具,投身小區、就近街道清雪除冰一線;有的發揮專業特長,對電力、通信、供水、供氣管道、主次干道、高速公路等進行不間斷巡查、清掃和維護,為城市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維護城市交通安全、保障城市功能順暢運轉發光發熱。
區城市管理局迅速組織“綠城啄木鳥”志愿服務隊,利用除雪車、雪滾車等大型機械作業車輛對路面實施拋灑融雪劑和除雪作業,志愿者和環衛工人則根據道路情況進行分組作業,揮動著掃帚、鐵锨對人行橫道上的積雪開展清除工作。
交警三大隊、交警九大隊組織“綠城紅綠燈”志愿服務隊加大對道路交通狀況的巡邏,在維持交通秩序、清掃路面冰雪的同時,還及時為路上故障車輛提供簡便維修、推行等志愿服務,路過車輛和行人紛紛點贊。
浴“雪”“疫”線,不懼嚴寒筑牢防線
即使寒風凜凜、大雪紛飛,疫情防控志愿者們依然堅守崗位,從未退縮。
“大家排好隊,保持一米間隔距離,在原地可以跟我一起做做熱身運動活動活動。”“別急,我來幫您查詢您的檢測登記碼。”1月23日,在建中街街道部分管控區內的核酸檢測點,志愿者們分工明確,有的維持秩序、有的掃碼登記、有的帶領群眾做熱身運動、有的耐心講解防疫政策,現場井然有序。工作了數個小時的志愿者們盡管手腳早已凍得僵硬、頭上落滿了雪花,但他們沒有任何怨言,只有堅決抗擊疫情的信念和“疫”往無前“雪”戰到底的堅守。
在福華街街道鐵道家園社區,有這樣一組風雪中前行的“疫線趕路人”,他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穿戴整齊,踩著積雪,到居家隔離人員家中準時開始核酸檢測。社區志愿者負責錄入信息,攜帶試管、棉簽、手消、酒精等,醫護人員負責核酸采樣,他們一層層的爬樓、一戶戶的敲門,風雪阻擋不了他們前行的步伐,直到把隔離戶不落一人的檢測完。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柔性服務暖民心
面對疫情、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重重考驗,二七區尤為重視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工作,堅持從需求出發,分類施策、精心服務、精準保障,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針對隔離期間的特殊人群,人和路街道聯合社區組建專項志愿服務隊,每天通過微信、電話詢問隔離人員身體和生活情況,及時了解各類需求,在精神上進行鼓勵支持,幫助他們排解身心壓力。并為他們提供上門核酸檢測、生活物資代購、取快遞、清垃圾等“上門業務”,特殊時期為他們送上“特別的愛”。
淮河路街道亞新社區為安撫民心,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1月23日,亞新社區在升龍城8號院展開了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送溫暖、送關愛活動,為他們送去水果、熱干面、消毒液、酒精、口罩等物品。“這天很冷,你們卻很溫暖。”一隔離戶手托慰問品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