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袁建龍
新年開篇,登封發出開年“動員令”——優環境、抓招商、興產業、強財政、富群眾。
2月7日上午,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登封市召開全市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設置1個主會場、3個市級分會場、42個部門分會場、15個鄉鎮分會場,400多名企業家、2800名干部參加會議,表彰優秀企業家和先進企業,旗幟鮮明地表達對企業家的尊重、對貢獻者的禮遇,邁開了2022年壯大產業、招商引資經濟工作的第一步。
●亮點紛呈,取得“十個可喜變化”
去年,登封市提出了對產業發展的“十個十分期待”,經過全市企業和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十個可喜變化”。
變化一:世界500強海螺集團入駐登封,7個月實現合作企業增產提效,刷新登封項目落地速度和海螺生產擴產速度;
變化二:世界500強圣戈班深耕登封16載后,上海精細陶瓷項目、法國高端陶瓷項目將落戶登封;
變化三:新材料非晶訂單供不應求,引進的下游企業高登智能電器,實現當年簽約落地、當年建成投產;
變化四:新材料克萊威碳納米管材料厚積薄發,銷售收入實現翻番,今年計劃新增三條生產線;
變化五:裝配式建筑規模初顯,筑友智造年產30萬立方米預制構件、城源住宅年產20萬立方米預制構件項目建成投產;
變化六:全域旅游疫情下實現逆勢增長,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45.6%、46.2%;
變化七: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55家、鄉村旅游企業245家,30%以上的農民進入農業產業化體系。
變化八:產業用地大幅提高,同比增長2倍以上;
變化九:園區承載能力顯著增強,標準化廠房利用率達95%,小微企業園2個完成升級改造,3個加速推進,21個加速布局;
變化十:科技創新活力持續迸發,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比增長40%以上。
●蓄勢賦能,開啟“五個全新態勢”
通過一年來的蓄勢賦能,登封整體發展已邁入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全市經濟呈現出“五個發展新態勢”。
——加快發展已成為全市上下的新共識。簽約重大招商項目24個,簽約總額139.3億元;實施重大產業項目45個,完成投資36.2億元,23個項目建成投產;
——企業主體迸發出意想不到的新活力。新增市場主體8539戶,其中新增生物醫藥類企業130余家,新增“四上”企業65家,6家科技型企業實現逆勢增長,產品供不應求;
——傳統產業找到破解瓶頸的新路徑。獅虎科技等31家企業分別通過環保績效A、B級企業認定,獲得“環保豁免”,螞蟻新材料通過拉伸產業鏈條,走出“雙高”困境;
——返鄉創業正成為登封發展的新趨勢。從“外出謀發展”到“返鄉當老板”,登封返鄉創業農民工達943人,返鄉創業企業家達到16名,返鄉創業已經成為登封發展的重要力量;
——經濟形態取得令人欣喜的新突破。歷經多年蓄勢,飛地經濟、總部經濟、網絡經濟厚積薄發,一朝突破。
●大有可為,搶抓“五個產業機遇”
新的一年,登封將立足于敢打敢勝、勇攀新高,主動作為、主動出擊,全力搶抓“五個產業機遇”。
——主動搶抓裝備制造業大發展的機遇。以全市“十四五”整車產能達到300萬輛目標機遇,主動配套鄭州,打通登封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堵點、斷點,實現產業新攀升;
——主動搶抓新材料產業大發展的機遇。全面融入“一核、兩帶、四集群”的新材料產業發展布局,提升登封新材料產業發展地位,拓展登封新材料產業發展空間;
——主動搶抓新興產業大發展的機遇。以“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45%左右”為指針,看準走勢、前瞻布局,大力發展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搶占制高點、形成新動能;
——主動搶抓文化旅游大發展的機遇。抓住省設立30億元文旅融合發展基金、市推出“山河祖國”四大文旅IP的機遇,強投資、拓營銷,借勢發展、借機出鏡;
——主動搶抓現代農業大發展的機遇。以省出臺“鄉村振興條例”為契機,立足登封山區特色,發揮登封生態優勢,堅持質量興農,突出優勢特色,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決戰決勝,實施“四個第一行動”
新年新氣象,登封市提出:開局就要決戰,起步就要沖刺,以強勁開局沖刺“開門紅”,干出“月月紅”,贏得“全年紅”。
——堅持“產業為基”,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實施“產業興市”戰略,計劃開工小微產業園19個,實施重點工業項目38個;謀劃實施重點文旅項目10個,年度投資17.1億元;積極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實施特色農業項目6個,年度投資4.7億元。
——堅持“招商為要”,把招商作為第一工程。堅持產業鏈招商,緊盯圣戈班先進陶瓷生產基地、海螺型材二期擴產等世界500強企業項目,全年引進億元以上主導產業項目15個以上。
——堅持“項目為王”,把項目作為第一支撐。抓好總投資323.4億元的36個省市重點項目,確保一季度完成聯審聯批80%以上、開工率達到50%以上,上半年全部開工。
——堅持“服務至上”,把環境作為第一品牌。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全力保障1000畝工業用地,試行“企業安靜生產日”制度,讓企業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