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報道截圖
《鄭州晚報》報道截圖
2月1日,大年初一,伴隨著汽笛聲響,一趟滿載布料、玩具、輪胎、液晶彩電散件、日用品等50車貨物的國際貨運班列緩緩駛離。這趟從鄭州開出的虎年首列中歐班列(鄭州),踏上了駛向萬里之外德國漢堡的征程。
入夜,登高俯瞰,你會被鄭州機場壯麗的景象所震撼:3600米跑道上,助航燈光如繁星點點;巨大的轟鳴聲中,進出航班頻繁起降。
胸襟向天開,心近海自來!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鄭州,天地之中,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歷史機遇,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路”發展風生水起、如火如荼。同時,“四條絲路”推動這座城市快速崛起為內陸地區開放新高地。如今的鄭州,國際交通樞紐門戶地位日益凸顯,物流樞紐能級持續放大,一個立足中部、輻射全國、通達全球的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已然崛起。“四條絲路”同頻共振,助推鄭州開放發展新高度!
“空中絲路”:猶如彩練當空舞
1月14日12時30分,盧森堡貨航在鄭州運營的第5000個航班,沖破疫情迷霧,降落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這架航班號為CV9765的第5000次“空中貨車”,執飛航線盧森堡—新西伯利亞—鄭州—安克雷奇—芝加哥,橫跨歐亞美三大洲,運載的既有水果、服裝、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等服務世界經濟的日常貨品,又有防疫物資這樣保障生命安全的急需物品。
從第1班到第5000班,鄭盧“空中絲綢之路”將歐亞美三洲主要經濟體一線貫通,實踐并見證著鄭州區位優勢向樞紐優勢轉變。從1個通航點到14個,從1個城市到近200個,從1.4萬噸到每年13萬噸……盧森堡貨航在鄭州投放運力為每周14班,超過其在上海、北京、廈門所投運力之和。
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等戰略的支持下,有著“中國鐵路心臟”美譽的鄭州,正在向以航空為主導的國際性綜合樞紐升級。
數據顯示,目前在鄭運營全貨運的航空公司31家,開通全貨機航線48條,通航城市53個。鄭州機場通達全球貨運前50位機場中的28個,連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7個,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895.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保持中部地區第一,居全國第6位。鄭州航空港成為全球水果在華入境的主要集散地。
2022年,鄭州將持續提升鄭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輻射力、帶動力,爭創鄭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
“陸上絲路”:貿易通途跑出加速度
2013年,中歐班列(鄭州)在經開區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始發,為鄭州這座有百年歷史的“火車拉來的城市”注入新的生機。
從單向發車到雙向往返,從貨品稀少到種類過千,從整箱大列到集拼中轉,從普貨發運到冷鏈郵運,從深耕物流到運貿一體,中歐班列(鄭州)用艱苦勇毅的奮斗,成為我國第一個實現數字化營運,也是唯一實現境內外全鏈條自主經營的班列品牌,尤其在疫情伊始率先復通,發揮了重要戰略作用。
今年1月11日上午,由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煤炭開采設備,在鄭州車務段開封貨裝車間陸續裝車,這批設備將通過滿洲里出境,到達俄羅斯;1月17日0點38分,X8203次中歐班列(鄭州)滿載防疫物資、發動機配件、高檔家具等貨物從鄭州出發,奔向萬里之外的芬蘭赫爾辛基……固定每周去程16班、回程18班。開行8年,中歐班列(鄭州)不斷加速“奔跑”。
通過跨境列車、鐵海聯運等形式,不斷助力國貨從鄭州出發,行銷全球。目前,中歐班列(鄭州)已發展成為覆蓋歐洲、中亞、東盟和亞太(日韓等)等30個國家、130余個境外城市的國際物流網絡。鄭州始發終到中歐班列境外目的站點增至15個。
截至今年2月15日,中歐班列(鄭州)總累計開行5560列,貨重322萬噸,累計貨值230億美元。境內以鄭州為樞紐,集貨半徑達1500公里,在國內外形成較大輻射力和帶動力,展示出“陸上絲綢之路”獨特的安全運輸通道優勢。
2022再出發!快速推進鄭州中歐班列集結調度指揮中心建設,加快中心內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做好上街國際陸港第二節點建設,完善國際貨運班列(鄭州)開行網絡,都被標出“時間表”,列入“路線圖”。
“網上絲路”:立體大口岸效率再升級
春節假期,市民李女士與家人到經開區中大門保稅中心購物,下單一瓶韓國護膚品。刷過身份證,售貨員正向她介紹使用方法時,該筆訂單已經通過海關查驗放行,護膚品可隨即拿走。快,是這里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我們把收貨時間降低到了3天,又從3天縮短至3分鐘。”河南保稅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
2021年,鄭州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1092.47億元,同比增長17.35%。保稅物流中心“網上絲綢之路”業務量再創新高,跨境電商進出口貨值達到187.95億元,同比增長6.77%,其中出口貨值169.36億元,同比增長6.85%。鄭州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在全國105個綜試區城市排名第3,省會城市排名第2。
鄭州模式被海關總署賦予“1210代碼”推廣后,逐漸成為全國跨境電商的主導模式。這不僅是為我國跨境電商新業態探索出的強力“催化劑”,也是為世界跨境新型貿易貢獻的“中國方案”。
未來,跨境電商將制定系統專業的跨境電商行業扶持政策,孵化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電商產業和貿易總部集群,打造以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為貿易為原點、輻射全省乃至全國產業集群的“跨境電商+飛地經濟”發展新模式,一個立體大口岸體系已然形成。
“海上絲路”:從“連點成線”到“織線成網”
憑借多式聯運,不臨江、不沿海的鄭州,硬是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門口”,打造出自己的“海上絲綢之路”。
2021年,鄭州強化與中鐵聯集及連云港、天津等港口合作,建設以東向為主的海鐵聯運國際通道,引導扶持相關物流企業,通過海鐵、海公等多式聯運方式,讓海港港口功能向“鄭州港”平移。同時,建設鄭州港運貿一體化多式聯運綜合信息平臺,增強鐵海聯運物流供應鏈服務和運輸能力。2021年6月28日,鄭州開通了經黃島到美國的海鐵聯運快線。
比起陸運、鐵運和航運,海運的成本較低,也更加適合大宗商品。目前,鄭州已經開通6條海鐵聯運線路,分別是鄭州—膠州港、鄭州—連云港、鄭州—青島港、鄭州—天津港、鄭州—北侖港等地的海鐵聯運班列和鄭州—上海楊浦港鐵海聯運線路。
經濟實惠,通關便捷,河南多家企業都成為海公鐵多式聯運的忠實客戶。明泰鋁業、上汽集團、東風日產等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均選擇了海公鐵多式聯運模式,足見“海上絲綢之路”對鄭州對外貿易的增益。
鄭州國際陸港公司以鄭州為中心,多線路、多港口、多站點,推廣鐵公海多式聯運模式,通過沿海國內港口連通“海上絲綢之路”,輻射韓、日、美、歐等國家和地區,提供雙向往返“一票式”“門到門”服務。
絲路舞彩練,鄭州譜華章。依托“四條絲路”,鄭州推進優勢再造戰略行動,將布局建設口岸商品展銷中心、國際跨境電商集散中心、國際商品消費集聚區,優化全域商業布局,以進口高端商品為引領、線上線下相結合,立足鄭州、輻射周邊,叫響“鄭州消費”品牌,大力培育樞紐經濟!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子明 李穎 王譯博 曹婷/文 王賽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