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硬核”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讓后泉溝村從里到外“刷新顏值”

          2022-03-2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鞏義時報 尚培元


          “垃圾不見了,環境干凈了,道路暢通了,村莊美麗了……”鞏義市永安路街道后泉溝村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開展以來,堅持以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為核心,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工作方式,以點帶面,縱深推進,“硬核”整治,扮靚“面子”,做實“里子”,使人居環境從里到外不斷提升,“刷新”了后泉溝村干凈、整潔、文明的鄉村“顏值”。

          黨員干部主動認領“責任田”,帶動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群眾看黨員,黨員始終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后泉溝村黨總支書記張中成深有感觸地說。圍繞災后重建和無疫村創建,黨總支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進一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與黨員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與主題黨日、志愿活動深度融合,凝聚共識,教育黨員深刻認識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引導黨員積極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聚焦黨建引領,落實“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工作方式,調動了黨員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黨員聯系戶制度使黨員在人居環境整治中負起了責任,發揮了關鍵作用。”黨總支以“黨員聯系戶”為“陣地”,將主題黨日、“周六志愿服務日”作為凝心聚力的“創建日”,黨員帶領“聯系戶”積極參加環境清潔活動,全域聯動、多點開花,大刀闊斧清掃道路兩旁的秸稈、雜草、枯枝,清運房前屋后亂堆放的垃圾雜物,清理有礙觀瞻的廢棄物和小廣告,從里到外刷新鄉村“顏值”。

          “網格化管理使黨員有了自己的‘責任田’,黨員都會主動認領。”“兩委”干部、黨員、村民組長組建創建專班,村干部包組,黨員包戶,突出黨員“模范引領”作用,在各自“責任田”里,對庭院內外、房前屋后及公共區域進行徹底整治,打造典型片區,作為示范戶、標桿戶,為群眾樹典型、做榜樣,循序漸進,穩扎穩打,達到整體推進效果。幫助困難農戶修整門樓,粉刷院墻,建造花池,植花種草,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引導教育村民樹立文明意識,培育健康生活,養成良好習慣。

          建立人居環境整治管理機制,將人居環境整治目標責任落到實處細處

          “人居環境整治也要建立制度。”張中成介紹,村里抽調一名村委委員負責該項工作,親自抓、專人管,協調聯動。利用掛標語、大喇叭、宣傳車、發放彩頁、制作版面等形式,大力宣傳發動,擴大群眾對人居環境整治的知曉率,倡導群眾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活動。與街道辦配合,“兩委”干部為三級網格長,村民組長為網格員,施行“干部包組、黨員包戶”網格化管理制度,將目標任務量化細化,明確時限標準,形成全面覆蓋的責任體系。集中整治與日常保潔相結合,成立環衛隊,招聘環衛工10名,配備掃把、簸箕、夾子等工具,負責路段、綠化帶、公共場地全天候保潔,負責背街小巷、居民院落的暴露垃圾、積壓雜物的清除;負責病媒生物防制,安裝毒餌洞,對游園、公廁、垃圾桶進行消毒消殺,防止疾病傳播,做好疫情防控,做好全村環境衛生適時維護。

          “人居環境整治不能‘一陣風’,也不能‘雨過地皮濕’,要有治本之策。”張中成說,“要健全完善評比、督導、獎懲制度。”制定環境整治工作監督制度、目標考核制度、屬地責任制度,村委委員負責巡視、督查,對整治進度、工作成效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通報,逐條逐項限時整改。建立獎懲制度,日考核,周排名,月評比,評選最美農戶,選樹典型示范,把人居環境整治熱情和成效與星級文明戶評選掛鉤,以先進促后進,以身邊事激勵身邊人。

          今年以來,村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修村道1.3公里,修補破損路面800平方,墻體噴白2000平方,新建旅游公廁一座,建造游樂公園一處,對100多盞路燈進行升級改造。持續的人居環境整治,營造了良好的居住環境,黨員群眾關心、支持、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已蔚然成風。

          人居環境整治與村級重點工作深度融合,實現互推互進、同頻共振

          粉墻黛瓦、古樸典雅的二層小樓,兼具江南水鄉氣韻,“這是后泉溝村災后重建安置小區。”永安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崔興舉介紹,安置項目由河南省規劃設計院設計圖紙,規劃3排,每排6戶,共18戶,每戶面積194平方米,上下兩層,客臥廚衛配置,二樓陽臺可曬太陽,也可養花,有院子,帶車庫,另有一排3戶為一層平房,同樣結構。小區內道路硬化、管道鋪設、綠化亮化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小區內規劃有800平房超市、黨建園地、文化活動室,21戶遷建戶月底前后將全部回遷入住。”崔興舉說。

          后泉溝村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2028畝,653戶,2800口人,83名黨員,是鞏義市文明村、最美鄉村、摘星奪旗“四星村”、平安建設先進村,曾獲“鄭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去年7.20水災,田地、道路、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損毀,黨總支聚焦美麗鄉村建設,將人居環境整治與災后重建相互融合,將安置小區打造成一處人居環境典范。

          著眼融合發展,堅持將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文化建設、經濟發展相結合,實現互推互進、同頻共振。結合文化建設,依托文明實踐站,在端午、重陽、中秋等傳統節日,舉行舞蹈、歌曲、戲劇表演,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歡度我們的節日”;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節慶日,開展紀念、宣講、慰問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九廟會唱大戲,八月舉辦‘葡萄節’,促銷葡萄、桑葚、石榴、香梨等特色水果。”張中成說。

          后泉溝村緊鄰經濟開發區,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群眾入股建車間出租,租金用于群眾生活,現在,群眾用水免費、合作醫療有補貼、辦理老年乘車證,“年終群眾還有分紅。”

          環境美了,群眾生活富了,幸福感增強了,人居環境整治正在改變著后泉溝村的面貌,改變著村民的生活,也正在渲染著鄉村振興的燦爛底色。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趙青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