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您這么著急用錢是有什么急事嗎?”
“我哥從馬來西亞郵寄了一輛汽車,需要2萬元的清關費!”
近日,還未到營業時間,王女士便急匆匆來到興業銀行鄭州中原萬達支行,著急要取10000元。由于是信用卡取現,且取現額度不足,大堂經理小劉多番協調,為其辦理了現金分期業務。
客戶如此著急的取現,讓小劉有些疑問,于是問了客戶原因。經過交談,客戶將“清關費”的微信聊天記錄拿給小劉看,記錄中對方全程使用英文且“清關費”收款賬戶為個人賬戶,種種情況堅定了小劉“這是電信詐騙”的懷疑。
為進一步幫助客戶認證,小劉一邊詢問同事此類業務的辦理流程,一邊提示客戶與境外哥哥確認核實情況,提醒客戶如果是北京海關清關費人員,應使用中文而非英文,并協助客戶撥打北京清關服務熱線查證。
海關服務人員告知客戶不需繳納清關(過關)費,即使需要繳納清關(過關)費,收款賬戶應為指定的北京海關對公賬戶,不存在個人賬戶收款的情況。
聽完海關人員的話,客戶方知自己差點上當,緊張的情緒終于放松下來,“如果沒有你們,這2萬塊錢真就說沒就沒啦!”王女士連聲道謝。
近年來,興業銀行鄭州分行堅持把消費者權益保護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深入開展消保知識“天天學”“月月講”普及活動,緊扣反洗錢、防范非法集資、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防范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等話題,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落到實處。2021年,該行共堵截各類支付、詐騙風險40余起,幫助客戶挽回損失400多萬元。
鄭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