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翠 通訊員 蔣小龍 張超凡 劉彥彤 文/圖
近期,金水區響應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壓實壓細“四方責任”,落地落穩宣傳引導,采用“一欄四示”“一示一提”(即一個公示欄:政策公告、異常碼處置、承諾書、監督公示;一個公示欄配有一個防疫提醒:市民疫情防控五必須)等方式,固定點位引導與動態縱向宣傳相結合,強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礎的同時,豐富完善轄區企業(單位)、個人防疫、監督雙向通道。
小小公示牌,真正把責任主體的身份亮出來、責任亮出來,進一步壓實責任人的工作職責,在筑牢疫情防控社會面防線上發揮巨大作用。
一欄通覽,公示內容“標準化”
金水區結合實際,對“四方責任”(屬地、部門、單位、個人)進一步精煉細化,在公示欄上體現相關政策、流程、承諾、監督等四項公示,政策執行與工作處置并行、公共監督與個人承諾并重,多角度引導。
依法先行,政策傳導。選用《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鄭州市人民檢察院 鄭州市公安局關于依法嚴懲違反疫情防控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政策文件,對拒不掃碼、不配合核檢、不戴口罩、刻意隱瞞行程以及單位、企業不履行防疫責任等行為明確處罰依據,對各方責任主體形成震懾。
掃碼處置,流程規范。針對掃碼異常人員,制定并完善人員掃碼異常流程圖,推動居民群眾第一時間掌握掃碼異常的工作流程,及時向居住地社區報備,接受進一步處置。
承諾公示,壓力傳導。屬地街道、社區同轄區公共單位簽訂“六確保、三不準”承諾書,推動街道疫情防控壓力向單位責任主體傳導。
開源監督,責任壓實。公布單位、企業、小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責任人及聯系電話,方便群眾監督,增強居民群眾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工作合力。
兩點融合,公示主體“多樣化”
在制作政策公告、異常碼處置、承諾書、監督公示等四項內容公示欄,夯實各方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堅持以民為本,從市民群眾強化自身防護為落腳點,制定疫情防控“五必須”,即口罩必須經常戴、社交距離必須留、雙手必須經常洗、咳嗽噴嚏必須遮掩、窗戶必須勤通風,倡導群眾在商場、超市、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公共區域做好個人防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進一步增強疫情防控工作成效。
三項提升,公示效果“長效化”
責任落實更加有力。通過面向社會進行公開監督、簽訂承諾書等舉措,進一步強化了責任落實,提升了各方主體以上率下、以少帶多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形成了合力圍殲、群防群控的強大工作合力。
宣傳引導更加扎實。實行網格包干制,每個街道、社區按照屬地管理開展專項宣傳,截至目前,張貼公示近5萬份,發放“疫情防控五必須”近5萬張。
基層參與更加廣泛。各街道以黨建引領為載體,充分發揮小區樓長、網格長、物業、志愿者以及個體從業者等基層力量,通過監督公示更廣泛地參與轄區疫情防控,自公示張貼后,轄區做出疫情防控承諾的單位(企業)共計4.2萬余家,收到并處置群眾監督舉報29件,下達整改通知書29份,關停違規營業場所16處,約談相關負責人5人,實施行政處罰2例,行政告誡2次,目前所有群眾舉報問題均已整改到位。
金水區社會防控部依托全區17個街道辦事處在轄區所有小區、沿街門店、單位門口統一設置疫情防控公示欄,對防控政策、有關流程、單位承諾、監督責任集中公示,壓實單位(門店)主體和職能部門監管的共同防控責任。
未來路街道在金水區社會防控部下發公示欄的基礎上,增添“疫情防控星級”評定,分為掃碼測溫星、核酸檢測星、疫苗接種星、報備服務星、清潔消殺星,進一步增強群眾參與疫情防控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