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楊宜錦
“巨拱跨洪道,氣勢逞英豪。三大加五小,富隨姓氏高。車載藍圖跑,百姓樂逍遙。”這首打油詩是和莊鎮陸莊村、杜樓村一帶村民對杜樓水庫的典型描述,據記載,杜樓水庫蓮河拱形橋,有3大拱5小拱,全長56米,寬4米,高6米,水庫及蓮河橋修建于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
在當時交通工具還是以自行車為主的年代,這座拱形橋,可算是當時最寬的雙向4車道,人們在通過橋面的時候,可以自由暢通行駛,在當時可謂風光無限。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這座拱橋歷經了歲月的滄桑,尤其在去年“7·20”暴雨中,水庫溢洪道兩側護坡被沖毀,橋基遭到暴雨嚴重沖刷,終于,在今年,拱橋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經過和莊鎮政府爭取協調,市、鄉兩級人大代表多次提案呼吁,兩岸群眾強烈反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項目終于落地,該項目由新鄭市水務局承建,總投資500余萬元,涵蓋溢洪道橋拆除重建、大壩加寬、背水坡排水溝的修建、壩頂整修、水毀修復等。
截至目前,已完成附屬物的清點、補償、清理,現在正進行溢洪道臨時道路圍堰的施工、供水管網的臨時遷移,下步將進行老橋的拆除。
“國家富起來了,政策也變好了,國家對農村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多,農村的路基本上都是水泥路了,土路幾乎沒有了,前幾天我發現村中的蓮河橋在改造了,真是農民之福啊!這一切都要感謝我們的黨,感謝對我們農村的好政策。”這是陸莊村村民郭長興發自肺腑的內心感言。
和莊鎮黨委書記唐永剛表示,該項工程是深入貫徹“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要求,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同時,水庫改造,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和莊使命在肩,和莊鎮將進一步結合年度河長制工作安排,強化水庫管理,加強監測預警,更好地發揮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方面的作用,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