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報道截圖
《鄭州晚報》報道截圖
歲序更新,觀往知來。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鄭州發展史上極其特殊、極不平凡的一年。
回首2021年,市人大常委會履職成績單徐徐鋪開:積極推進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與區縣(市)人大系統的“縱向貫通”;聽取審議2021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情況的報告,推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8800多名駐鄭五級人大代表就地就近編入810個聯絡站點;依托代表進站開展“連心橋”主題活動,線上線下收集百姓急難愁盼意見建議3944件,解決3713件……
一項項有力舉措、一組組數字的背后,是市人大常委會一年來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聚焦“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生動實踐,是依法履職質效的持續提升,是不負人民重托的使命擔當。?
強化監督實效 助推高質量發展
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過去一年,常委會緊盯全市發展大局和重大民生問題,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努力做到全市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助推鄭州國家創新高地、開放高地建設。開展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執法檢查,對科技創新工作首次開展專題詢問,聽取審議數字經濟發展工作報告并進行評議,多措并舉推動科技創新工作高質量發展。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條例開展執法檢查,督促航空港實驗區充分運用先行先試自主權,加快構筑開放新優勢,進一步提升帶動力、輻射力和影響力。對優化營商環境“兩條例”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推動解決體制機制、要素保障、政府服務、惠企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強化財政經濟審查監督。聽取審議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定期開展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統籌防汛救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推動“六穩”“六保”任務落實。聽取審議預算執行和決算報告,先后2次審查批準市級預算調整方案,支持和促進政府有力有效落實國家財政政策,推進財政資金使用聚力增效。持續加強部門預算監督,對6個單位的部門決算進行審查。聽取審議審計工作報告、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報告,對審計查出的180個問題,建立“清單式”跟蹤督辦機制,推動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全部整改到位。積極推進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與區縣(市)的“縱向貫通”、對開發區預算審查監督的全覆蓋、對全市“四本預算”的全口徑審查和部門預決算全過程的實時監督。
助力城市建設管理穩步提升。聽取審議鄭州市“十四五”期間交通規劃建設和推進計劃情況的報告,推動完善多層次綜合交通網絡布局,服務鄭州都市圈一體化和中原城市群協調聯動發展,不斷提升鄭州都市圈輻射帶動能力。聽取審議“三項工程一項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專題詢問城市道路綜合改造工作,專題調研“斷頭路”打通情況,開展施工占道管理情況專項視察,不斷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對停車場建設管理條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法規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形成有分析有建議的調研報告,市委高度重視并要求相關部門積極吸納、抓好落實。
推進民生福祉持續改善。聽取審議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情況的報告,檢查基本醫療衛生和健康促進法,推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聽取審議重點群體人員創業就業工作的報告,督促在疫情災情疊加的嚴重沖擊下,落實好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的創業就業扶持政策,確保全市就業形勢穩定。開展消防“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專題視察社會治安和社區矯正工作,做好人大信訪工作,大力推進安全發展,建設平安和諧鄭州。聽取審議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持續推動鄭州生態環境向好向上。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一法一條例”市縣兩級人大上下聯動執法檢查,重點強化對涉疫情醫療廢物和危險廢棄物處置工作的監督,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加強司法工作監督。作出在全市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構建全社會參與的大普法格局。作出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規范和支持全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法律監督作用,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聽取審議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報告,對市人民檢察院保障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開展專項評議,督促司法機關在保護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用心提升服務 發揮代表主體作用
常委會切實尊重代表主體地位,密切與代表的聯系,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努力把人大工作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
深化代表聯絡站建設。首次舉辦全市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培訓班,首批培訓160名基層代表聯絡站站長和業務骨干。以星級代表聯絡站創建為抓手,打造省級星級人大代表聯絡站13個,市級星級人大代表聯絡站79個。8800多名駐鄭五級人大代表就地就近編入810個聯絡站點,開展接待選民、監督議事、糾紛化解、法治宣傳等活動。全市各級人大依托代表進站開展“連心橋”主題活動,零距離傾聽民聲、全方位匯聚民意,線上線下收集百姓急難愁盼意見建議3944件,解決3713件。
提升議案建議辦理質量。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大會主席團交辦的7件議案、473件建議和閉會期間代表提出的21件建議已全部辦理完畢。關于制定鄭州市古樹名木及古樹后備資源保護條例、修訂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6件法規案已經完成立法工作或納入立法計劃,1件監督案已開展執法檢查。堅持重點建議由“一府一委兩院”領導領辦、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牽頭督辦機制,邀請提建議的代表參加相關座談會和專題視察,實行建議內容、辦理進程和辦理結果向社會公開,代表對建議辦理工作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的達99.6%。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我市停車位規劃和建設等一大批建議得到有效落實。
豐富閉會期間代表活動。堅持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會制度,常委會會議期間,共召開3次座談會,36名代表參加,代表提出的15條意見建議均及時辦理并逐一向代表通報。創新常委會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動形式,常委會領導深入代表聯絡站接待代表,面對面督促相關部門解決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全年共開展7次接待活動,接待代表141人次。積極邀請代表參加常委會專題視察、立法調研、執法檢查等活動567人次,對16個代表活動組和80名優秀人大代表進行通報表彰,激勵廣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職責發揮作用。
加強自身建設 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常委會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履職水平,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精心組織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形成85篇學習研究成果。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參觀我市紅色教育基地,傳承紅色基因,砥礪初心使命。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放在突出位置,常委會領導帶頭圍繞“萬人助萬企”、民生實事項目、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疫情防控等,深入各區縣(市)、人大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開展實踐活動116次,用心解民憂、真心辦實事,推動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效果。
完善常委會運行機制。修訂代表視察辦法、常委會執法檢查辦法,出臺預算審查監督專家庫管理辦法,規范監督程序,增強監督實效。推進“智慧人大”建設,加強立法與備案審查、預算聯網監督、代表履職等信息化平臺建設,以數字賦能提升人大工作質效。深化精神文明建設,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單位復查驗收。抓好學習培訓,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機關干部履職培訓628人次。支持派駐市人大機關紀檢監察組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明紀律規矩,切實抓好市委巡察整改工作。
做好人大宣傳工作。建設憲法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鄭州宣教基地,宣傳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落實憲法宣誓制度,組織81名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增強國家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憲法理念。發揮“鄭州人大”網站、刊物和市屬媒體人大專題專欄宣傳陣地作用,各級媒體報道鄭州人大新聞800余篇,鄭州人大網發布新聞640余條。
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