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小積分”換出“大能量”匯聚“大動力” 志愿服務激勵回饋機制激發“綠城使者”逆行戰“疫”

          2022-05-1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兄弟齊上陣、夫妻同站崗、全家總動員……2022年5月,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鄭州再現滿城“志愿紅”。遍布全市的志愿者積極加入“綠城使者——小紅象·健康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行動,立足所居住社區,奮戰在核酸檢測、卡口值守、文明行為引導、環境清潔消殺、居家隔離服務、困難群體關愛、心理健康守護等崗位,筑起了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鋼鐵長城。助力熱情持續涌動的,是黨員、干部、市民對鄭州的熱愛和責任,也有正在試行的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度,它架起一座小小的彩虹,繽紛著志愿者的生活,激發出人們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月7日,疫情防控志愿者在金水區南陽新村街道志愿者“時間益站”進行積分兌換

          積分兌換,“換”來無私奉獻的甘甜

          本輪疫情發生后,家住二七區櫻桃溝管委會三李社區的志愿者劉倩,又一次參與到核酸檢測志愿服務中。當結束一整天忙碌工作的她,收到社區為她準備的櫻桃時,無比欣喜。“其實參加志愿服務并沒想著能換取什么,只想為咱們的城市貢獻一份力量。但收到這份禮物,真的很感動!”

          櫻桃溝景區志愿服務工作負責同志介紹:“我們記錄下每一位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信息,志愿服務時長累積20積分的,每年櫻桃成熟時可兌換一箱櫻桃。”

          櫻桃甜,甜在無私奉獻的榮譽感里。早在2014年,二七區文明辦就在堅持“以積分兌換將志愿服務單項輸出轉換為雙向受益”的思路指導下,推出了“雷鋒超市+積分卡”激勵模式,打通各社區兌換壁壘。志愿者可在轄區內參與過志愿服務的任意社區“雷鋒超市”,憑“二七區雷鋒聯心卡”和“志愿鄭州”記錄的志愿服務時長積分,兌換米、面、油、紙巾等生活用品。2017年3月,“雷鋒超市”升級為“點點愛互助匯”,可兌換的物品范圍進一步拓寬。據統計,在二七區101個“雷鋒超市”、33家“點點愛互助匯”中,參與兌換志愿者達10萬余名,兌換服務時長約500萬小時,兌換物品超20萬件。積分兌實物、積分換服務,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不斷高漲,上到“40后”下到“00后”,年齡跨越半個世紀。

          據了解,依托“綠城使者”志愿服務中心、站點,鄭州全市已建成具有積分兌換功能的點位700余個,近20萬志愿者在這里進行過積分兌換,兌換物品達70余萬件。在規范志愿服務時長記錄的基礎上,鄭州全域推行“1小時1積分”的兌換規則,已進入全市通兌的快車道。

          積分兌換,“換”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這幾天我一直在天明路72號院做疫情防控志愿者。你看,這是花了75個積分兌換的抱枕,累的時候靠一靠,挺開心的。”金水區南陽新村街道資深志愿者韓建芳,從核酸檢測引導崗位下來后,便拿著“志愿者益惠卡”到“時間益站”完成了兌換,抱枕的溫暖與舒適,與賬戶里500多的積分一樣,讓她的志愿生活繽紛起來,有了色彩。

          像韓建芳這樣的志愿者還有許多,他們奔忙在街道下轄的12個社區200多個樓院,提供卡口值守、秩序維護、掃碼登記、困難幫扶等服務。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的‘時間益站’不打烊,保障志愿者積分兌換不斷線!”南陽新村街道志愿服務帶頭人陳騁說,“從這次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到現在,前來進行積分兌換的志愿者已經有500多人次了。用于兌換的物資,都是由加入‘愛心商戶聯盟’的商家提供的。”

          寺坡農貿市場“繼紅蔬菜”店就是愛心商戶聯盟的一員。疫情暴發后,新鮮的蔬菜成為民生保障的焦點。5月4日,“繼紅蔬菜”店貼出了“志愿者任何時候來店都可享受八折優惠”的告示,并在社區群里發布了“可為志愿者送菜上門”的消息,引發居民熱議,也讓志愿者的關注度再次升溫。

          “繼紅蔬菜”店成為“志愿者益惠卡”項目的愛心商戶已有3年時間。3年來,這家店持續為志愿者積分兌換提供物質條件,特別是每次疫情暴發后,都會想方設法為志愿者做好保障。

          “志愿者益惠卡”是金水區自2019年探索實施的,以積分兌換為基礎、重點激勵與常態化普惠性激勵相結合的志愿服務激勵回饋項目。持有“益惠卡”的志愿者,可憑志愿服務積分享受購物打折、免贈、服務兌換等優待。當前,開通“益惠卡”的志愿者累計1.7萬余人,覆蓋范圍由金水區拓展到鄭州東西南北4個大學城,入駐項目的愛心商家涵蓋超市、餐飲、影院、醫療、心理等多個領域共計94家。今年4月,金水區在“益惠卡”基礎上全面推進志愿者“時間益站”建設,開發了H5、小程序、APP三端融合的數智平臺,投入運行后將全面實現積分兌換的數字化智能化,推動志愿服務向縱深發展。

          與“益惠卡”“時間益站”等載體關聯的“愛心商戶聯盟”,是鄭州志愿者積分兌換閉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已有2000余家商戶加入了積分兌換計劃,志愿者、商戶雙重受益的格局初步形成。

          積分兌換,“換”出愛心傳遞的橋梁

          高新區溝趙辦事處紫錦社區紫蘭苑七號樓的樓棟長張守杰,是一位長期堅守在“創文”“創衛”、政策宣講、愛心調解、疫情防控一線的志愿者。拿到積分兌換的物品,他高興地說:“我是老黨員,就應該發揮先鋒帶頭作用,沒想到咱社區想得全面又周到,用志愿服務積分就能兌換到油鹽醬醋這些生活必需品,太好了!”

          “愛心積分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積分兌換實現了雙贏。一方面,志愿者的愛心行動通過兌換日常生活用品得到回饋,他們的執著堅守和辛勤付出被看見、被感恩,使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更有溫度、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志愿者從中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會帶動更多親朋好友參與支持社區工作,有效增強社區的凝聚力、親和力和感召力,為創新基層治理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在被志愿者形象地稱為“榮譽兌換處”的“愛心積分超市”,高高懸掛的《“愛心積分超市”管理制度》,明確了積分標準、兌換辦法;逐步完善的積分兌換臺賬、物品進出明細臺賬,定期公開積分兌換、物品發放情況,全程公開透明,接受居民監督。

          為集聚“愛心超市”的“磁場效應”,強化積分兌換的“能量儲備”功能,今年4月,高新區采取漸進方式,總結紫錦社區做法,形成《高新區溝趙辦事處志愿服務積分兌換獎勵辦法》,覆蓋街道各社區推行;總結溝趙辦事處經驗,制訂《高新區志愿服務積分兌換獎勵制度推廣方案(試行)》,全面啟動推廣工作。

          截至目前,高新區共設置“愛心超市”29個,1000余人次志愿者累計換取實物價值37610元,抱著“偶爾嘗試”的態度參加志愿服務的人少了,喊著“有事叫我”的志愿者人數更多了,愛心傳遞的橋梁不斷延伸。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鄭州市高度重視志愿服務激勵回饋機制建設,自2012年以來推行的“玫瑰余香”計劃,在全市層面為志愿者提供涵蓋精神激勵、物質獎勵等6類18項激勵回饋措施,有效激發了志愿者熱情、儲備了志愿服務動力,被評為全國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創新案例。各開發區、區縣(市)結合各自實際,在疫情防控中探索試行了不同的積分兌換形式,實現了激勵回饋在基層各環節的落地落細落實,成為推動實現全市積分通兌的基層基礎,為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社會化建設注入了新的強勁動力。

          5月3日,鄭州市“綠城使者——小紅象·健康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行動正式啟動以來,市民群眾積極響應鄭州市文明辦、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發出的立足居住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本著自愿原則,按照招募程序,通過登記、培訓、定崗,有效融入社區疫情防控,與一線工作人員并肩奮戰。據16個開發區、區縣(市)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0日24時,全市4967支志愿服務隊投入行動,累計招募志愿者333311名,單日上崗志愿者峰值數據為162091名,累計提供志愿服務時長440.21萬小時,筑起了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防疫長城”。

          鄭報全媒體記者 蘇瑜 通訊員 冉基瑋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安學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