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出臺實施意見 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

          2022-06-2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市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防范因病致貧返貧,筑牢民生保障底線。

          明確救助對象范圍和救助待遇水平

          緊扣醫療救助托底“保障誰”“如何托”“托到什么程度”等問題,《實施意見》明確了具體措施。

          醫療救助公平覆蓋醫療費用負擔較重的困難職工和城鄉居民。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和因病致貧重病患者等6類人員按規定實施分類救助。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是指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戶的人員。脫貧攻堅期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身份轉為穩定脫貧的,回歸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兩重制度保障;轉為特困、低保、低保邊緣家庭、返貧致貧人口以及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中的脫貧不穩定戶的,相應享有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制度保障。

          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財政補助政策,對參加我市居民基本醫保、個人繳費確有困難的群眾給予分類資助,其中對特困人員給予全額資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給予95%的資助,返貧致貧人口給予70%的資助;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給予50%的資助。

          救助費用主要覆蓋醫療救助對象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住院和門診慢特病的醫療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起付線以下的政策范圍內自付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救助費用保障范圍。

          同時,合理確定基本救助水平。按救助對象家庭困難情況,分類設定年度救助起付標準、救助比例和年度救助限額(見圖表)。救助對象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的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按規定給予報銷。

          傾斜救助是新增加的救助內容,便于從制度上防范規模化致貧返貧風險。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救助對象,經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自付醫療費用超過18000元的部分,給予60%的傾斜救助,年度救助限額1萬元。

          強化三重制度綜合保障

          困難群眾依法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按規定享有三重制度保障權益。《實施意見》規范了三項保障制度功能定位,理順了制度銜接次序,明確了相關工作要求。

          全面落實基本醫保公平普惠政策,統籌區內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全體參保人員均享受統一的基本醫保門診慢特病和住院待遇。

          規范完善大病保險傾斜政策,大病保險政策傾斜對象為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其大病保險起付線較普通居民降低50%,分段支付比例較普通居民提高5個百分點,并取消年度支付封頂線。

          從今年1月1日起將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并入醫療救助制度,5月1日起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的待遇調整同步實施,實現待遇平移、制度平穩并轉。

          促進三重制度互補銜接。按照“先保險后救助”的原則,對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支付后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仍然較重的救助對象按規定實施救助,合力防范因病致貧返貧風險。

          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

          強化高額醫療費用支出預警監測。建立健全因病致貧返貧風險監測預警工作機制,明確具體監測范圍,即對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支付后,政策范圍內年度自付醫療費用超過2萬元的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和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進行重點監測。

          加強部門信息共享。通過部門間人員信息的核查比對,加強對監測人群的動態管理,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救助范圍。

          依申請落實醫療救助政策。全面建立依申請救助機制,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致貧重病患者實行依申請醫療救助,并強化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綜合保障措施,精準實施分層分類幫扶。

          規范醫療救助經辦管理服務

          《實施意見》提出規范經辦管理服務的主要措施,完善醫療救助經辦管理服務規程;優化救助申請審核程序;明確經基層首診轉診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在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全面免除其住院押金;明確基層醫療機構、二級定點醫療機構、三級定點醫療機構超出醫保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分別不得超過醫療總費用的2.5%、5%、10%,超出部分由定點醫療機構承擔。

          《實施意見》還明確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救助保障。鼓勵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設立大病救助項目,發揮補充救助作用。支持醫療救助領域社會工作服務和志愿服務發展,豐富救助服務內容。鼓勵醫療互助和商業健康保險發展。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趙文靜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