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省政府新聞辦推動人防工程應急應戰服務一體化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傳出消息,鄭州市人防工程用于避暑納涼、地下交通、停車、商業服務等已經成熟,正在試點推動人防工程平時功能向充電樁安裝、社區微菜場、生活便利店、醫藥店、快遞站點等方面拓展,已建成社區人防工程服務民生便利點20余個。這些便利點長啥樣?記者走進其中一家進行打探。
7日下午,記者在長江路一家大型社區地下人防工程內看到,一間門口有“人防工程服務民生便利點”標識的小超市透出暖暖的燈光,約80平方米的空間裝飾的簡潔明快,整潔的貨柜、貨架上擺滿了各種生鮮貨品,最吸引人的是門口4臺整裝待發的機器人。
就在記者采訪時,一位家住小區某樓20層的先生線上下單購買幾瓶飲料,店員麻利地備貨、裝貨、設置送貨之后,載著貨品的機器人“小哥”便開始出發,沿著設定路線一路行駛,直行、轉彎、避讓車輛和行人,進入電梯,幾分鐘之后便來到客戶所在的20樓。已接到接收通知的客戶幾乎同時來到電梯口,通過輸入密碼完成收貨。
“天熱,很多人不愛上街買菜,這種即買即送的配送模式很受歡迎,最多時一天可接300個線上訂單,由機器人派送,最快3分鐘可達。”運營方河南省吉立達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萬博說,該公司積極參與人防工程“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建設,已在鄭州市二七區、金水區、惠濟區等多個社區人防工程布局了這樣的生鮮便利店,這些店藏身冬暖夏涼的地下,空間雖不太大但整潔明亮,商品覆蓋蔬菜水果、飲品、方便食品等,可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線上點單還提供機器人送貨上門、無接觸配送服務,努力打造成成離市民家門口最近、最便捷的生鮮“潮”店。
據了解,鄭州市人防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鼓勵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利用人防工程設立人民防空便民服務點,平時可作為社區微菜場、生活便利店、醫藥店、生鮮超市、物流快遞、充電樁等為民服務場所,同時兼顧防空防災應急宣傳教育等功能,戰時可為疏散掩蔽人員提供基本物資保障。目前,便民服務點正在全市推廣建設。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裴其娟 通訊員 劉治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