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朝暉 中牟時報 徐少杰 通訊員 張冰心 潘魏巧 文/圖
“張先兒,這次開藥多少錢?”“4塊。”“張先兒,扎這兩針還有這圈兒膠布咋算?”“走吧,半子兒不要。”“張先兒,孩子快開學了,這幾天老是打噴嚏,咋回事兒啊?您給治治。”被鄉親們稱呼“張先兒”的醫者叫張拴信,中牟縣鄭庵鎮前路儉村人,今年66歲,他滿頭白發、神清氣爽、步履輕健,2020年被推薦為鄭庵鎮“文明市民”。
大醫須精誠
背箱行醫40多年
盛和社區沒有建立之前,張拴信通常身穿白大褂,脖子上掛著聽診器,手提藥箱行走在前路儉、后路儉、韓河、路莊等村,無償為孤寡老人上門搭脈問診,幫老弱病殘者望聞問切,幾十年如一日。馬路旁、樹蔭下、大田邊,常常都有他提箱行醫的身影。從少年時代的赤腳醫生,到中年時期的鄉村醫生,再到現在聞名鄉里的老中醫,熟悉他的鄉親都了解他——德行好、人脈好、醫術好,于是稱呼他“張先兒”。“先兒”是先生在民間的俗稱,表達了眾鄉親發自內心對他的敬重。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加甘草,發汗祛風力量雄。”雖然年逾花甲,張拴信猶能清晰地記起并背誦初學中醫時老師教給他的《湯頭歌》。1975年,年僅19歲的張拴信從鄭庵高中畢業,隨后到中牟縣衛校學習中醫,師從中醫王國范,拜讀《黃帝內經》《千金方》《傷寒論》《中醫內科學》《金匱要略》《外科大成》《針灸大成》等中醫學名著,學望聞問切,學識中草藥,嘗中草藥,學習針灸、熬藥等,潛心鉆研。“愛心、慈心、仁心,學醫、做人、做醫生,那時候我實實在在學了不少東西,中牟縣境內野生草藥800多種,尤其是黃河灘上中草藥最多,我悉數了解。”張拴信頗為自豪地說。2014年創建標準化中醫診所,省衛健委驗收前路儉診所,張拴信一口氣說出50多種中草藥,令現場工作人員嘖嘖稱贊。“那個年代的赤腳醫生很實在,也很辛苦,每天都要背著藥箱走村串戶,藥箱里裝一支注射器、一包針灸針。”張拴信回憶說,“那時從前路儉到縣城根本沒路,彌漫的風沙把眼睛都遮住了。鄉親們不管是頭疼腦熱、傷風感冒,還是其他疑難雜癥,都是我們赤腳醫生一手包攬,白天探視、晚上守夜,行一趟醫走十里八里大氣兒都不喘。后來有了自行車,再后來騎摩托車,現在都搬進了社區,有事打個電話,三五分鐘就到了。”
一根銀針一把草,背箱行醫40多年。此間仰俯可有憾,真情昭昭向人間。鄉親們說張先兒醫人無數、救人無數。張拴信至今仍然堅持每天早晨7點坐診,晚上11點回家,風雨無阻。問及治病救人中的學問,他回答說:“岳飛打仗——運用之妙,存乎于心。擁有豐富的中醫學理論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與患者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要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
莫道桑榆晚
防疫一線貢獻力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張拴信心急如焚,在家燒鍋起灶熬制中藥飲劑,義務發送給村民,眾鄉親深表感謝。今年5月初,疫情反復,中牟疫情防控勢態嚴峻。作為中牟西南門戶的鄭庵鎮,地理位置舉足輕重。張拴信又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穿上紅馬甲當起了志愿者,為居家隔離人員送上精心熬制的中藥湯劑,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他第一時間將熬制好的中藥液發放給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居家隔離群眾,詳細為他們講解湯劑療效和服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項。社區防疫卡點的值班人員接過中藥液紛紛表示,一袋暖心的中藥讓身體健康多了一份保障,將繼續堅守崗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據了解,僅5月8日當天,張拴信就送出中藥104服。他說:“只要抗疫需要,我就繼續熬制,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拴信清楚地記得,在2003年的“非典”中,中醫藥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中醫藥也在一些醫院和隔離區、方艙醫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拴信把這個信息詳細地匯報給前路儉村支部書記張偉群。事不宜遲,張偉群立即向鎮里領導作了詳盡的匯報,引起了黨委、政府的重視,并第一時間組建專班,專門負責中藥預防湯劑的煎制、配送。
專班工作人員根據需求清單及時與第三方公司對接“派單”,并組建了一支配送隊伍,確保將中藥預防湯劑送達指定位置,優先送到抗疫一線、隔離人員、全鎮70歲以上老人等有需求的人手中。
“太感謝你們了,不僅每天過來送吃的、量體溫,還帶來中藥湯劑,真是太貼心了。”盛和社區一名居家隔離人員向送去中藥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其實一開始讓我喝藥,我很不情愿,但看到群里的公告,才了解到這個中藥湯劑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對一些病毒也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服用中藥對身體是有幫助的。而且群里每天有很多人都參與了中藥預定打卡,我也更加愿意參與其中了。”
疫情防控期間,鄭庵鎮各村(社區)成立了中藥抗疫配送小組,明確領取時間,要求專人負責,并根據重點人群——孕婦、老人、幼兒等身體情況,實施個性化用藥方案,確保組織有序,應服盡服。動員轄區黨員、好媳婦、好婆婆等群體,參與分發、配送工作,確保第一時間火速分發到位。
農民詩人張國儉說:“張先兒根據中醫藥防治參考方案,結合這幾天的天氣特點,為社區防疫工作一線人員和隔離人員提供中藥液,主要的作用就是益氣固表、芳香辟穢、清熱解毒,提高大家的免疫力。為確保中藥質量,保證中藥及時供應,他加班加點,從藥物調劑到煎藥,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用心對待。”為此,張國儉還作了一首詩《中藥清瘟小金湯》:“抗疫清瘟小金湯,危難時刻顯力量。中藥防治有良策,標本兼治惠一方。”
“鄭庵鎮在中醫藥抗疫工作方面走在了前面,全縣要全面發揮中醫藥作用,確保中醫藥早期干預。”5月12日,中牟縣縣長劉利來到盛和社區前路儉村診所中藥熬制現場,詳細了解情況之后,肯定了鄭庵鎮在中醫藥抗疫工作中做出的成績。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鄭庵鎮疫情防控取得勝利,張拴信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