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鞏義市魯莊鎮加快線纜小微園區建設,助力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2022-08-0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鞏義時報 吳瑞霞


          8月代表了繁忙、收獲。鞏義市魯莊鎮虎山坡村往日的“破舊民居”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線纜小微園區建設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喚醒沉睡的土地資源,進一步激發鄉村活力,線纜小微園區建設釋放出的勃勃生機,正是該鎮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線纜小微園區建設背景

          虎山坡村,地處鞏義市西南山區,魯莊鎮政府東4公里處。全村4個村民小組,193戶,827人。總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荒山0.3平方公里,耕地1200畝。

          去年7月份,連續強降雨造成該村閑置廢棄老宅部分坍塌,村支“兩委”晝夜排查、排險,拆除危房10余處。暴雨過后,60余處危房如不及時拆除將造成安全隱患,同時也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如何將這些廢棄老宅變成“錢袋子”?經支部提議、“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盤活廢棄閑置老宅基,消除安全隱患,建設虎山坡村線纜小微園區,吸引在外人才返鄉創業,讓村民得到實惠。4組的王衛東、2組的王武科都屬于同村遷建戶,交出老宅建新宅,他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以前住的老宅,去年成了危房,村里出面,俺用2分地換了1組的這處新宅基,政府補貼了5萬,真劃算。”站在105平方米的套房里,王衛東喜氣洋洋。王武科的家窗明幾凈,他一臉喜色:“蓋房的錢兒女湊了7萬,政府補貼的5萬。呵呵,哪想到,老了和老伴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再不用擔心下大雨了。”

          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培寧說:“‘住得好’更要‘過得好’。住上新房子,還要過上好日子。線纜小微園區項目建設,就是為了讓鄉親們不出村就能有活干、有錢賺。”

          聽說村里要把老宅回收建園區,造福全村父老。79歲的“脫貧先鋒”李保國主動找到村里,說老兩口愿意和孩子一塊兒住,無償騰出3孔石窯。“等小微園區建好,我們村的收入就多了,鄉親們的生活也就富裕了。扒老宅哪舍得?再破,也是祖上留下的。但要懂得感恩,不是政策好,哪有現在的好日子。”說起村里的小微園區,李保國是打心眼里感到自豪。

          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提供“沃土”

          虎山坡村線纜小微園區項目位于村東部,占地57畝。結合該村線纜生產、銷售實際情況開工建設的小微園區建成后,計劃吸引4家電線電纜規上企業入駐,預計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同時能改善村容村貌,帶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安排脫貧戶就業4戶9人,監測戶1戶3人,形成有效的防止返貧機制,還可安排鎮村閑散勞動力60余人就業。目前,電纜小微園區平整土地已全部結束,中標方也已正式進場。園區筑巢引鳳,一個個懷揣創業夢想的人,正在回歸鄉村。

          90后王孟珂,今年31歲,虎山坡村人。他經營的華山電纜、河南佛山電纜年產值5000萬元。抱著有錢大家賺,想為家鄉做貢獻的夢想,作為首家入駐企業,他對未來充滿信心:“入駐小微園區的第一步,首先是把企業二合一,更名為華山電纜。我覺得,這里并不是簡單的‘工廠集聚’,而是要打造傳統產業升級、企業創業創新的‘沃土’;過去,我把發小帶出去了一半,這次還想帶回來,一起為線纜小微園區注入新活力。”

          魯莊鎮做好鄉村振興文章,盤活土地資源,陽光總在風雨后。當拆改塵埃落定,未來藍圖可期。不論是人居環境、產業發展,還是鄉村振興,電纜小微園區建設留給當下虎山坡村的,是更多的發展可能,是更宜居的美麗家園。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