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近日發布了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認定名單,河南省共有6家“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入選,數量居全國前列。8月11日,記者從省科協獲得此消息。
“科創中國”創新基地是中國科協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合作載體,也是“科創中國”各類資源下沉匯聚的承接平臺。
創新基地分為產學研協作、創新創業孵化、國際創新合作三種類型,依托創新型企業、重點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創業孵化園區等進行建設。
此次河南入選的6家創新基地中,依托鄭州啟迪東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啟迪鄭東科技城入選創新創業孵化類創新基地,另外5家入選產學研協作類創新基地的分別為:依托河南省獵鷹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無人機應急救援裝備研發及示范應用創新基地,依托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環境功能材料創新基地,依托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基地,依托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聚碳酸酯產學研協作創新基地,依托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生物基材料創新基地。
據了解,“科創中國”創新基地是中國科協為深化“科創中國”建設,進一步調動科協組織“一體兩翼”以及基層組織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動員更多人才和創新資源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而全新推出的工作品牌,并計劃著力將其打造成為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合作載體,促進跨界、跨域、跨境集聚配置創新資源的服務平臺,賦能科協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節點。
首批194個創新基地獲得認定后,即進入3年建設周期,根據“科創中國”的工作整體推進情況,創新基地除將獲得經費支持,還將獲得“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等專家資源服務,并協調導入本省域、本學科領域相關資源支持其運行建設。
省科協有關負責人表示,省科協將積極做好我省6家“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的支撐服務工作,積極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下一步將依據《“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建設實施與管理辦法(試行)》,根據我省實際,制定出臺《“科創中原”創新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試行)》,與中國科協形成梯隊和層次,為“科創中國”創新基地開展培育工作。
依托鄭州啟迪東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啟迪鄭東科技城,位于中原科技城核心區龍湖北部片區。啟迪鄭東科技城按照“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協調發展的理念,集合啟迪之星、環保新能源、生命健康、數字信息、清華校友企業等資源落地中原科技城,助力國家創新高地建設。啟迪鄭東科技城一期啟創園項目占地101.54畝,總建筑規模32.36萬平方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40余家,注冊資本金超200億元,入駐企業包括啟迪科技服務集團、黃河創新網絡總部、河南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河南公司、北理工鄭州智能科技研究院、國科量子研究院、遠度科技、仙途智能、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納能芯科微電子(河南)有限公司等。
依托河南省獵鷹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無人機應急救援裝備研發及示范應用創新基地,主要聚焦于無人機應急救援裝備研發及示范應用。
河南省獵鷹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專注解決消防與應急救援難題,先后承擔了消防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多個重大課題攻關,主持編制了3部中國消防協會團體標準,獲得專利40余項,在業內第一個取得無人機滅火救援裝備生產許可。
獵鷹消防科技研制的獵鷹無人機滅火及應急救援綜合裝備,可實現百米以上高層建筑室外火災撲救,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并為復雜環境條件下應急救援提供了多種創新技術手段。
獵鷹創新基地經由中國消防協會申報推薦,此次首批認定的194家創新基地中,消防類創新基地僅有兩家入選。
依托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環境功能材料創新基地,主要聚焦于環境功能材料合成與應用、高性能聚酯材料、水凝膠材料、電子化學品材料等領域。
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限公司設有河南省電子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環境功能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綠色合成與資源高效利用院士工作站等六大創新平臺,研究方向涉及精細化工、環境功能材料等領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的查新合作單位,河南省化學學會的掛靠單位,深度參與河南省化學學會承擔的2021年度中國科協“科創中國”濮陽聯合科技服務團項目,與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開展多項技術合作,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依托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基地,主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的先進制造業,同時在新材料、化工能源、節能環保及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交叉融合,開展核心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示范應用、成果轉移轉化、高科技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工作。
鄭州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是由鄭州大學與鄭州市于2014年聯合共建的河南省首家高校產業技術研究院,被河南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被列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點建設研發平臺”等。
研究院始終堅持依托鄭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結合國家的重大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致力于打造集創新資源匯聚、學科交叉融合、高層次人才聚集、重大需求牽引、科技創業孵化為一體的的新型研發機構。
依托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聚碳酸酯產學研協作創新基地,聚焦新材料科技研發工作,以聚碳酸酯產業鏈、新型聚酯產業鏈、分子平臺產業鏈、市場化機制激活內外部協同鏈的研發機制,努力打造成特種聚合物原創技術策源地以及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范基地。
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聚碳酸酯及改性材料的生產與研發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8%,本省排名第一。
企業聯合北京化工大學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聚碳酸酯非光氣法熔融聚合工藝研究,為國內首家擁有非光氣酯交換法生產技術的民營企業,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促進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和科研成果產業化,解決功能新材料領域的關鍵技術問題,持續不斷地產生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成功入選了2021“科創中國”新銳企業榜。
依托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科創中國”生物基材料創新基地,主要聚焦于生物基材料產業的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研究,擬建地點在濮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宏業集團研發中心。
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業務覆蓋生物基材料、生態環境材料、植物基功能飲料、技術開發等多個產業的大型企業集團,主營產品過碳酸鈉、二氧化硫脲、糠醛、糠醇、十二碳醇脂、二甲基呋喃等遠銷歐、美、日、韓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集團連續7年入選河南省民企百強企業。公司建有河南省生物基化學品綠色制造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生物基材料產業研究院、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試基地、河南省宏業生物科技院士工作站等研發平臺,并與中科院、華東理工、上海交大、鄭州大學、河南省科學院等國內知名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