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非凡十年 見鄭城長⑩ | 天空之城,故事剛剛開始

          2022-09-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9月23日,早上,天高云淡,是個適宜航拍的好天氣。上街區通航大廈門前,一架無人機起飛了,嗡鳴之聲打破了清晨的靜謐。

          圖像實時傳到鄭州鯤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巡檢調度平臺,通過無人機搭載的高清“天眼”俯瞰上街,一幅魅力新城的城市圖景在眼前徐徐展開。

          閃耀著神秘悠長的古虢國文明,沁潤著絢爛多姿的秦風漢韻,在源遠流長的中原文明長河之中,上街是鄭汴洛“黃河之旅”線路上的咽喉重地,自古就有“三秦咽喉”“東部襟帶”之稱。

          斗轉星移,古城新地。十年來,上街區來緊抓時代機遇,以產業興經濟,用科技促振興,在推動新時期高質量發展上闖出了新路子。一座充滿活力的工業新城,一座展翅翱翔的通航之都,“鄭”在崛起。

          9月23日,“非凡十年 見鄭成長,觀觀帶你看鄭州”大型宣傳活動主題采訪團走進鄭州西部的上街,探秘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與中部國際陸港。

          瞄準天空,通航產業加速騰飛

          提起上街,人們印象中或許只有南來北往轟隆隆的大貨車、聞名國內的鋁廠。只有走進去才會發現,如今的上街已經實現華麗蝶變,通過對既有機場的改造和不斷的提質升級,這里已經成為了首批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低空經濟產業在這里不斷蓬勃發展、沖上云霄。

          鄭州通航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孫喜忠,作為在這里出生、成長、工作的老上街人,可謂是上街區通航產業十年變遷的有力見證者。“鄭州上街機場其實在1958年就已建成通航,但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利用率都很低,僅有可用的800米水泥跑道,沒啥用,附近居民在跑道上曬糧食、練車。”

          2010年,上街將目光再次瞄準了通航產業。2011年8月,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上街機場為核心,建設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的戰略構想,上街區航空產業趁勢騰飛。

          “2017年1月4日,鄭州成功入選首批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孫喜忠語氣中帶著驕傲。作為核心區域的上街,先后投入近5億元人民幣,對上街機場進行改造,建成一條2000米×45米的瀝青跑道,塔臺、聯絡道、滑行道,5500平方米標準化機庫,10萬平方米的停機坪,助航燈光、當時國內首座通航機場導航臺、C類機位……

          上街區高質量發展也有了可喜的收獲。2019年7月,上街機場拿下了河南省首個A1類通用機場使用許可證,成為了目前公認的國內規模最大、條件最好的通航機場之一。

          孫喜忠說,鄭州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已入駐通航企業70多家,機隊規模突破100架,3000余名飛行學員從這里走出。在應急救援、環保監察、飛播造林、低空旅游、航拍航測等領域的服務應用不斷深化拓展,形成通航產業“河南樣板”,成為全省對外開放的一張新名片。

          產業集聚,通航之都漸露雛形

          9月23日清早,天高云淡,是個適宜航拍的好天氣。上街區通航大廈門前,用于常規巡檢的無人機正常起飛,嗡鳴之聲打破了清晨的靜謐,圖像實時傳送至鄭州鯤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巡檢調度平臺,通過無人機搭載的高清“天眼”俯瞰上街,一幅魅力新城的城市圖景在眼前徐徐展開。

          從操作室轉出,鄭州鯤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一隅“悅動九星”無人機表演正精彩,上下翻飛變換隊形令人眼花繚亂;隔壁的無人機足球場內,一場3v3無人機足球對抗賽激戰正酣,紅藍兩隊無人機在空中躲閃碰撞,“進了!”觀眾激動的拍掌叫好。

          在鄭州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內,鄭州美之邦航空技術維修有限公司門前一架已經維修結束的應急救援直升機正在準備試飛,螺旋槳轟隆高速旋轉,掀起了陣陣風浪。

          嘯鷹航空產業園區里,“鄭州一號”停放在廠房中,無聲訴說河南省美景集團有限公司收購收購美國老牌飛機制造企業穆尼后,僅用15個月首架飛機便制造下線。

          走進河南三和航空工業有限公司的機庫,一架架小型自轉旋翼機線條流暢、結構精巧,讓人眼前一亮。而周邊停放的多架大型無人機,無論是造型、自主研發的科技含量亦或是被廣泛應用于城市消防、森林滅火、緊急救援、應急物資投放等的作用展示,都讓人深刻領會到科技創新的魅力。

          這些企業是鄭州通航示范區招商引資的一個縮影,并不斷成為上街區通航產業的中堅力量。以嘯鷹、三和等5家通航制造公司為代表,研發、組裝、生產的公務機、無人機、自轉旋翼機等產品國內領先。永翔、藍翔等20家通航企業積極開展飛播造林、航拍航測、應急救援等業務,作業時長占全省60%;美之邦、新絲路等10家通航公司積極開展飛機維修、低空旅游等服務;鄭州鯤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無人機隊伍在河南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執行“天目行動”中發揮了重要輔助作用,服務范圍囊括消防、城管、水域監測等多個領域……

          從航空產業園區的建設,到鄭州國際航展的啟幕,鄭州聯通保障了航空產業園區的通信設施及時到位和航展通信信號的暢通,為鄭州的國際化形象添磚加瓦。

          隨著眾多通航產業落地與崛起,這座“鋁都”正逐漸蛻變成“通航之都”。

          低空之旅,河南新晉網紅打卡地

          當通航產業與旅游業碰撞融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鄭州通航示范區充分發揮人才、設備、設施等優勢,創新航空主題研學活動形式,精心開設航空主題夏令營、航空專業實習、航空親子活動等特色板塊,飽受研學團隊、中小學校的歡迎,成為了省內外眾多帶娃出游家庭的首選。

          永樂飛翔航空科普基地2020年落戶示范區,是一座主要面向中小學生的航空科普基地。走進基地大門,殲5教練戰斗機、模擬機艙、R22、R44等輕型直升機、EC-130,貝爾407等中型直升機琳瑯滿目,可謂航空科學愛好者的一場視覺盛宴。

          “基地設置了‘我是飛機設計師’‘與飛機的第一次接觸’‘飛行模擬器飛行體驗’等多種課程”,永樂飛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胡睿瑜介紹,在基地,孩子可以親手參與設計一架飛機、學習飛機的基本構造;化身小機長、坐進飛行模擬器遨游天空,學習儀表盤的構造與知識;與直升機近距離接觸,了解飛機每一個零件背后的智慧和科技……在娛樂玩耍中,航空夢的種子不知不覺被種在了小小少年們的心中。

          機聲隆隆的低空游覽,讓人尖叫的激情跳傘,浪漫唯美的熱氣球……航空科普教育之外,鄭州通航示范區航空文化創意產業也格外繁榮,系留熱氣球、高空跳傘、航空科普教育、直升機低空旅游等體驗項目也進一步提升了鄭州通航示范區的整體品位。

          近年來,鄭州通航示范區共接待鄭州、開封、洛陽、周口、新鄉等地研學團隊300余支、近10萬人次,節假日日均接待量突破2000人次。目前,鄭州通航示范區已成為河南新晉網紅打卡地。

          四通八達,國際中轉連接世界

          在發展天空經濟的同時,上街區緊抓鐵路物流產業發展,努力將通航產業與中部陸港打造成為區域發展之雙引擎,奏響天空與鐵路的同頻交響曲。

          9月23日下午,伴隨著遠處傳來的汽笛聲,一輛滿載新型汽車的列車緩緩駛進中部陸港汽車中轉基地。隨著一聲巨響,裝卸設備和列車順利連接,數十位運輸工人開始熟練地鋪設鋼板,數百輛嶄新的汽車被井然有序的送往車庫,站在高處放眼望去,車庫廣場上密密匝匝的排放著顏色各樣的車輛。作為擁有中原地區最大的商品汽車中轉基地,中部陸港的商品汽車中轉庫面積有20余萬平方米,具有年25萬輛的商品汽車中轉能力。

          記者在中部陸港的國際陸港沙盤上看到,縱橫交錯的鐵路網、不同職能的建筑群鱗次櫛比的坐落在沙盤上,這里承載著上街發展的持續動力。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作為交通運輸的“先行官”,鐵路就是最硬性的發展支撐,一條鐵路就是一條經濟發展帶。

          中鋁物流集團中部國際陸港毗鄰隴海與京廣干線鐵路,直連京珠、連霍高速,壤接鄭州航空港,聯通南北、接貫東西。它是鄭州鐵路樞紐規劃“1+2+N”貨運布局中的二級物流基地,是河南省第二批省級現代服務業專業園區,是全國4A級物流企業,它是中部陸港,上街的合璧隋珠。

          得天獨厚的區域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使得中部陸港成為鄭州西部最大的鐵路貨運站,自備鐵路專用線80公里、6座鐵路運輸車站聯接南北,貫通東西。它擁有自備鐵道車輛等配套工裝設備1000余輛,擁有站臺、物資多式聯運貨場40余萬平方米,年鐵路運力能達到1500萬噸以上,具備年200萬噸以上的物資吞吐能力,目前中部陸港已和歐洲多個國家達成項目合作,奮力開拓新市場,助力上街華麗蝶變。

          “今年年底,我們預備開通100列中歐直達國際班次。”中鋁物流集團中部國際陸港有限公司黨群綜合部主任張永強表示,目前中部陸港已開行了鄭州—新疆鐵路集裝箱“鄭新班列”、中歐班列(鄭州)上街片區回程班列、新疆“阿拉山口—塔什干跨境電商班列”等貨運路線,提升了中部陸港國內+國際貨運綜合服務能力,“走出去”發展戰略邁出了堅實步伐。

          與日俱新,貨運邁向數字化管理

          穿梭在中部陸港的林區中,四尊和火車元素緊密聯系又特色分明的雕塑作品巍然矗立,它們或是像兩只有力的大手緊握;或是像一個巨人正在托起舉重的杠鈴;或是像正在飛駛的火車;或是像列車輪組成的獎牌。對應著“團結奮進、勇于負重、安全高效、爭創一流”四句口號,成為激勵運輸人不斷前進的巨大動力。

          走入中部陸港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映入眼簾的是層層堆疊的鋁錠,仿若魚鱗一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河南省內最大的鋁期貨交割倉庫,于2017年掛牌運營,核定庫容5萬噸,2020年新建“有色金屬交易區、散裝物流區”兩個大型堆場及倉儲區,總面積23萬平方米,新增3公里鐵路裝卸線及1座5000平方米標準化倉庫。“最多的時候,這里放滿了鋁錠。”張永強自豪地介紹。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中部陸港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積極求變,不拘守舊的經營模式,運用網絡5G技術,以中部陸港為主體,以網絡貨運為基礎,搭建中鋁物流數字貨運平臺“鋁通天下”。“鋁通天下”項目介紹人秦一曼表示,“通過這個平臺,司機可以在我們全公開的貨源里接單,它簡化了整個交易流程,提高了接單效率。”全面邁向數字管理,目前業務網絡已覆蓋全國20余個省份。

          除此之外,中部陸港還成立了信息調度指揮中心,合理規劃往來列車行駛路線,統籌管理調度,實時監控各車間生產場景,統一協調指揮。張永強表示,“目前中部陸港年產值7億,‘鋁通天下’這個網絡貨運平臺運營起來后,我們的年產值能達到20個億。”

          上街人一起見證了家鄉這十年的巨變。“我覺得變化是翻天覆地的,工作都舒心了。”中部陸港營銷中心員工喬寧很感慨。上街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先進集體,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新建和大修道路23條,南水北調供水基本實現全覆蓋,并且大幅提高了燃氣普及率、集中供暖覆蓋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被評為全市優秀等次,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73平方米,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的1.4倍。

          從天空到鐵路,從通航之都到中部陸港,十年間上街區正昂首闊步走在創新轉型、振興崛起、高質量發展的大路上。今年以來,“萬人助萬企”活動在上街區的開展,更成為了推動區域發展的重要抓手、優化環境的重要名片。未來,隨著上街區新五年計劃的實施,必將再為美麗鄭州形象的塑造增光添彩。

          青衿之志,履踐致遠,出彩上街,助力非凡。

          總策劃:石大東

          總統籌:張子明 程玉峰

          總執行:劉春蘭 李韜 陳君健 陳鋒

          執行:安學軍 王紹禹 王海萍 王長善 方靜? 王攀 薛軍 楊瑩 王河寧 王琳?

          正觀新聞記者 石闖 謝鵬飛?古晨茜 見習記者 梁宸瑜/文 徐宗福/圖 張凌康/視頻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