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通訊員 任婧嫻
自去年暴雨過后,鞏義市孝義街道積極謀劃、迅速啟動災后重建工作,充分動員黨員群眾,發揚連續奮戰的作風,用辛苦指數換取幸福指數,全力完成農村住房災后重建、公共文化設施重建、公共衛生所建設等災后重建這一政治任務、民生工作。
一是領導重視,周密部署嚴格排查。孝義街道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街道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專班,以恢復功能為主制定農村住房災后重建、公共文化設施重建等方案,通過“五級網格”“黨員聯戶”機制,組織網格成員、黨員等,全面摸排轄區受損情況并統計造冊,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戶”,確保存檔識別不漏項目。
二是全面宣傳,確保政策人人知曉。該街道積極組織牽頭部門、“兩委”干部,認真學習災后重建文件精神、補償政策等,在宣傳過程中化身“宣傳員”,到每家每戶把災后重建的目的和意義講透、內容講清,針對災后重建中可以享受補貼的對象、補貼金額的標準以及補貼發放的方法等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解,指導群眾按照流程申報補助對象,激發群眾重建家園的熱潮,為災后重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嚴格程序,堅持各項原則制度。該街道堅持災后重建一個政策橫到邊、縱到底。對于不符合政策的堅決不允許納入補助對象,對于符合補助對象政策的,主動聯系群眾,做好政策對接服務。同時制定嚴密的付款程序,聘請監理單位,對修繕加固、原址重建戶全程監督,工程完工后核算工程量,街道人員、監理、群眾三方簽字認可,聘請預算單位對核算的工程量造價,向群眾發放計算表,群眾認可后組織資金發放,做到公開透明,避免因災后重建資金發放引起社會不穩定因素。
四是把握細節,實現群眾安全滿意。災后重建的每一個小事都是孝義干部眼中的大事。在加快災后重建的進程中,該街道注重群眾情緒引導,充分理解和包容群眾對重建家園的焦灼心態,堅持高效快速推進重建工作。該街道積極整合資源,引導幫助群眾找尋施工隊伍,幫助群眾聯系訂購門窗等建筑材料,每晚研判各戶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快速推進群眾災后重建工作進度,確保群眾滿意、放心。
據悉,經村、街道、市公示核實,已全部完成各項災后重建工項,其中完成農村住房災后重建補助對象309戶,涉及修繕加固223戶、原址重建79戶、貨幣補助7戶,完成4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災后重建項目,完成2個村衛生室改造升級,讓群眾住上了安全安心的房屋,加強了農村基層文化陣地建設,構筑群眾健康生命防線,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