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馬雁 陳海潮 通訊員 王君顏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一輛車串聯一城人。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張貼著“特殊群體愛心接送”字樣的一輛輛私家車,為龍湖辦事處花胡莊社區的街巷增添了一股暖流,這些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愛心車隊成為抗疫一線最美“擺渡人”。
近日,自鄭州市發布流動性管理通告后,為減少特殊就醫需求群眾的等候時間和外出疫情傳播風險,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花胡莊社區黨委副書記劉長軍迅速行動,與社區黨委書記協商組建“愛心應急車隊”,專門幫助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人群解決“出行難”“看病難”等問題。
“我腿腳不方便,自己開不了車,去做化療非常麻煩,給劉書記打個電話說明情況后,愛心車輛立馬就來了,志愿者還陪著我一起去醫院做了化療,我特別感動,非常感謝他們。”一位接受接送服務的居民說。
自十月份疫情發生以來,劉長軍不分晝夜堅守崗位,輪轉在社區的各個卡口上,查驗進入園區車輛及行人的兩碼一證、提醒居民佩戴好口罩、登記外來人口臺賬、消殺快遞外賣等是他每天的工作,有時面對過往群眾的不理解,他總是頂著壓力,耐心解釋。流動管理期間為了保證轄區平安穩定,他忙碌至深夜,直接選擇在車里過夜,他說:“我是黨員,為群眾服務是我的本職工作,疫情來了,咱們就要沖到前方!”
愛心司機們用“愛”建成車隊,用“情”守護鄰里。他們是黨員、是道德模范,更是普普通通的社區居民,他們用黨員的標準規范自己,用模范的事跡鼓舞自己,更是用主人翁的意識要求自己,他們是居民的好鄰居,是群眾的好幫手,他們用一個個溫馨的瞬間點亮群眾的心。
截至目前,花胡莊社區愛心車隊已幫助轄區多名特殊需求群眾解決出行問題,得到了群眾的點贊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