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翠 魯慧 許晨晨 文/圖
“爸爸,今天弟弟說想你的時候哭了,我去給媽媽說的時候發現她也哭了,我們都很想你!”11月28日清早七點半,興達路街道辦事處鴻苑社區書記李峰接到了大兒子的電話,聽著兒子稚嫩又哽咽的聲音,雖極力克制自己的情緒,但李峰還是紅了眼眶。
興達路街道鴻苑社區有6個小區近六千居民,是街道最大的社區,為了轄區居民安全,40多天時間里,黨支部書記李峰便在社區“安了家”。每天晚上只要走進興達路街道鴻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總會看到一個辦公室亮著燈,在這盞長明燈下,便是身為黨員、退伍兵的社區書記李峰的新“家”。
披星戴月,只為居民安全
疫情以來,李峰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全員核酸準備工作,間距線、維持采樣秩序等工作都親力親為,期間還要為隔離戶進行上門核酸采樣;核酸檢測完,六個小區的卡點巡查、為隔離戶采買、送物資又“接上頭”了。這一系列工作下來,天基本黑透,隨便扒拉兩口飯就又開始巡查隔離戶隔離情況,因此,鴻苑社區的居民給李峰起了個別稱“鐵人”。“社區就是我的陣地,我要把陣地守住,給群眾穩穩的幸福。”李峰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做好“管家”,只為居民心暖
隔離病毒不隔愛,這句話在鴻苑社區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前兩日,家住清水苑的李楠一小朋友不小心在家磕破了下巴,由于是隔離戶,可把楠一媽媽急壞了,李峰聽說后,立刻為其協調了車輛和醫院點對點進行治療。11月25日,清水苑居民王先生的母親在管城區養老院居住,處于病危狀態,聽到自己轄區居民的哭聲,李峰心里不是滋味,第一時間開具了特殊情況證明,讓其去探望。11月26日,清水苑39周的孕婦給社區打去了電話需要孕檢,接到電話,李峰第一時間協調車輛開具特殊證明。“一道隔離門,隔離的是病毒,隔不斷的是溫暖和人心,社區就是老百姓的后盾!”李峰說得鏗鏘有力。
答疑解惑,只為居民安心
疫情不僅考驗著大家的防控能力,還考驗著大家的情緒和認知,抗擊疫情,心理防護也很重要。鴻苑社區六個小區內都有隔離戶,為了讓轄區居民和隔離戶安心放心,李峰當起了居民的“心理輔導員”。每天除了日常工作,就是了解隔離人員的現狀,以嘮家常的方式緩解其情緒,遇見情緒不好、對政策不理解的居民,就運用自己掌握的防護知識,耐心為居民解疑答惑,鼓勵居民們樹立信心,保持樂觀心態,和社區人員一道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媳婦兒,這一段辛苦你了,不僅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照顧爸媽,等疫情過去,我們全家去吃大餐,媳婦兒,非常感謝你的付出讓我沒了后顧之憂!”趁著中午吃口飯的間隙,44天未回家的李峰給媳婦兒發了一條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