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凌晨,一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交感電風暴患者,被120緊急送往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患者生命危在旦夕,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團隊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真實演繹了一場“生死時速”!
什么是交感電風暴呢?交感電風暴為24 小時內自發的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需要緊急處理的臨床癥候群,最常見原因為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顫動會引起血流動力學極度不穩定,死亡發生率極高。
66歲的患者柴大伯,從事保潔工作,疫情期間在單位閉環管理。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后,柴大伯回到宿舍,吸了兩口煙后,正準備休息。突然他感覺心臟疼痛難忍、難以入睡,隨即大汗淋漓,他強忍著疼痛打120求救。
該院急診科醫務人員趕來詢問病史的同時,監測生命體征及完善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
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宋向奎立即聯系胸痛中心值班大夫,接到通知后,主治醫師魏恒爭立即啟動導管室,整個胸痛中心團隊迅速就位、緊張有序推進各項救治工作。
“主任,是先救人還是等家屬消息?”由于柴大伯家屬居住在封控區,出行不便,不能立即進行手術簽字。
“不等了!時間就是生命,一邊手術一邊聯系家屬!”胸痛中心醫療總監楊平主任醫師帶領科室人員全力以赴展開救治。
副主任醫師李勇、主治醫師梁亞州對患者迅速進行冠脈造影檢查,整個團隊默契配合,爭分奪秒為患者開通閉塞血管,縮短缺血時間,保留更多存活心肌,改善遠期生活質量。
導管室臺下楊平緊盯監護屏幕,把控手術全局,這時,一個特殊的室性早搏讓他感覺不妙。
“馬上啟動緊急救援預案!推注美托洛爾注射液,預防交感電風暴!”楊平立即指揮導管室李潔、李楠護師為患者推注藥物。
秒針滴答滴答,每個人的心都懸著……
交感電風暴還是如一場傾盆大雨般襲來……
“準備除顫儀,開始電除顫!”
“患者又出現室顫!”
“持續胸外心臟按壓、電擊除顫!”
“推注胺碘酮、再次推注美托洛爾!”
患者室顫依然未結束,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嚴重的交感電風暴,反復出現室顫,如果交感電風暴不能終止,最終將導致病人死亡。繼續電除顫、固定及安撫病人、推注搶救藥物、值班醫師電話跟家屬溝通病情,大家默契配合,搶救工作緊張、有序進行。經過10余次的電除顫及搶救藥物的應用,這場“交感電風暴”終于偃旗息鼓,柴大伯的室顫終于終止,歷時50分鐘,自主循環恢復。“大夫,我剛才是不是睡著了?”柴大伯如大夢初醒般回過神來。
“大叔,你真棒!在睡夢中就把死神趕跑了。”楊平笑著說。隨后,楊平、李勇、梁亞州等在導管室人員的配合下,又及時為患者開通了閉塞的血管,患者閉塞的冠狀動脈前降支血流立即通暢了,恢復了正常血流。
“總算脫離危險了!”此時,大家緊張的心情也終于放松了下來。等到柴大伯的愛人匆匆趕來時,柴大伯已經進入夢鄉。
術后柴大伯轉入CCU監護病房,目前恢復良好,生命體征平穩,精神狀態穩定。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季節,楊平提醒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人群,要按時服藥,積極控制危險因素,保持血壓、血糖在正常水平;作息規律,適當室內運動,避免情緒大起大落,避免應激狀態發生;遇到胸痛、胸悶等癥狀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紅 通訊員 梁亞洲 胡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