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堅守踐初心,凝心聚力顯擔當。鄭州市本輪疫情發生后,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黨員干部職工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到疫情防控和日常診療工作中,將能力作風建設融入服務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堅持統籌安全和發展,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全力以赴保障婦女兒童生命健康。
做好救治保障,守護婦兒健康
疫情面前,醫院統籌全院資源,發揚婦幼專科特色優勢,黨員干部職工做好醫療救治和醫療保障工作,對孕產婦和患兒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對核酸檢測做到“以快制快”,同時利用互聯網醫院開啟“云端”健康守護,用實際行動為母兒安全保駕護航。
“孕產婦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無論來自哪里,我們都接診!”作為河南省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鄭大三附院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確保急救綠色通道暢通,滿足患者就醫需求。重點聚焦孕產婦等特殊群體的實際需求,制定應急預案,完善母嬰安全保障應急處置機制,開通疫情防控期間孕產婦救治“綠色通道”。
產科啟動“三區管理模式”,建立急診接診區、過渡病區、普通病區等,暢通孕產婦就醫渠道;針對危重孕產婦這一特殊群體的疑難病例,組織線上多學科會診,討論制定方案;用一流的醫療技術,應對危重孕產婦搶救,彰顯技術硬實力,打贏“生命保衛戰”;完善轉運調度分配機制,保障孕產婦及時、順利、安全就診與分娩。
同時,疫情期間,為孕產婦提供有溫度的便民服務。專門為“管控區”孕產婦安排專人護理,為其講解康復運動、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孕產婦焦慮情緒,為孕產婦提供更多關愛。10月16日-11月29日,產科已收治患者共2222名,迎接新生兒1160名,完成手術608臺次,危重搶救40余次。
作為河南省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鄭大三附院新生兒科的住院患兒數量日均達到190人。面對龐大的危重患兒群體,兒內科設立新生兒過渡病房,承擔門診、急診、發熱門診及外院危重新生兒轉運和救治任務。對全省各地市及周邊省份的轉運需求,無論風險高低,一天24小時,面對突發狀況,兒內科全體黨員干部職工與死神搶奪生命、與病魔爭奪安康。
自新生兒過渡病房成立以來,先后共收治來自省內平頂山、開封、駐馬店、周口、商丘、三門峽及山西晉城等地市近80名危重新生兒。此外,對疑難危重病例,組織線上病例討論或多學科會診,保證患兒安全。為最大化滿足門診及臨床需求,超聲科成立突擊隊,為保障婦女兒童順暢就醫爭分奪秒,近期接診量高達27327人次。
發揮模范作用,彰顯紅色力量
疫情防控期間,醫院黨員干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踐行黨員醫務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凝聚起抗擊疫情和做好醫療救治工作的強大合力,引領廣大職工竭盡全力護佑母嬰健康。
本著“不拒收一個患者,不放棄一個生命”的原則,面對兇險性胎盤前置、胎盤植入、罕見的“肝豆狀核變性”等急危重癥,產科黨總支書記和大科主任許雅娟始終堅守崗位,和產科團隊與時間賽跑,用加倍的努力、過硬的專業技術和溫暖的愛守護著母嬰安全。
病區主任韓寧為了工作,把年幼的兒子送給父母照顧,留剛上中學的女兒獨自在家上網課,在單位閉環工作數十天;護士長唐素華在閉環管理期間,驚聞父親離世的噩耗,強忍心中悲痛,堅持一線奮戰;助產士安瑩不顧自己身懷六甲,主動請纓參加一線工作,不分白晝……他們的堅守,只為保障所有孕產婦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救治。
“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位患者。”是管一春最常說的話。作為生殖醫學科主任,有著20多年黨齡的她,前不久剛剛榮獲2022年河南省第三屆最美醫生。在抗疫攻堅戰中,管一春以科室為家,帶領生殖醫學科醫護人員攜手患者們構筑了“沖不跨”的精神堤壩。面對特殊的患者,有的處于即將取卵,有的正在關鍵的促排卵過程,有的患者胚胎移植術后,內心充滿焦慮、迷茫和無措。面對復雜的情況,管一春帶領科室人員一切從患者角度出發,想盡辦法幫助她們,協調解決問題,用平凡的舉動和默默的堅守感動著患者。
兒內科黨總支書記賈天明、兒內科主任徐發林、產科黨總支副書記、總護士長倫冰、檢驗科主任袁恩武、發熱門診副主任醫師張長軍等以身作則,堅守在崗,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中。
守為民情懷,提升抗疫溫度
在提升救治能力滿足患者就診需求的同時,鄭大三附院始終將關懷和關心傳遞到臨床醫療服務和抗疫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溫暖每個人。
無論是在疫情防控,還是在醫療救治和保障中,醫院始終密切關注疫情動態,科學調配資源和人員,為抗疫一線和臨床一線提供堅實保障。
和社區溝通聯動,快速建立孕產婦及新生兒綠色通道,派出120急救車點對點接送孕產婦及新生兒到門診專屬區域,實行閉環管理;為住院孕產婦免費提供衛生紙、尿不濕,送飯、倒熱水、取東西等;將出院患兒送至當地高速路口,切實急病人所急。
醫院成立機關黨員志愿者隊伍,把好門、守好人,緩解臨床一線工作壓力;關注職工身心健康,加強職工心理撫慰和健康教育,緩解職工焦慮情緒;關心外出支援、隔離人員等職工群體,了解職工困難需求,關注職工就餐、保暖問題,第一時間為職工排憂解難。
為保障職工和學生的安全,醫院為大家準備口罩、噴壺、消毒片等防疫物資,熬制防新冠中藥湯劑。
教學辦協調相關部門成立核酸檢測小組、教學保障小組,為醫院500余名各類在宿學生提供生活和安全保障,借助電動三輪車奔波于醫院餐廳及學生宿舍,堅持每天完成4個住宿點的飲食配送工作。
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好在當前疫情形勢下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等工作,舉辦線上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引導全體學生正確認識疫情,科學應對疫情。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邢進
通訊員 史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