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河南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河南省隆重表彰了一批優秀(杰出)民營企業和優秀(杰出)民營企業家,這是河南省時隔5年再次高規格表彰優秀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其中,10名河南省杰出民營企業家名單,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南榮登榜單。
陳南認為,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確實面臨著不少困難,這里面既有市場機制不完善的障礙,也有全球產業格局調整、國際產業同質化競爭的問題,還有企業自身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黨和政府也注意到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出臺了很多措施,相信這些舉措將有力的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
他表示,近年來,以“親”、“清”為核心內容的新型政商關系在我省逐漸形成。“我們明顯感受到,河南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成效明顯。各級政府積極主動的與企業聯系,了解企業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認真聽企業家意見和建議,注重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面臨的具體問題和困難。我們民營企業家將抓住歷史發展機遇,不斷把企業做優做強做大,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陳南說,過去幾年的疫情,讓我們意識到,必須在更高的不確定性中,謀求發展。
首先,面對不確定性,三全食品進行了機制變革,采用“內部市場化”的方法,進一步明確了業務和職能的主體責任,激發了各環節的積極性,使得整個組織能夠在疫情期間,對市場進行快速、準確的反應。
其次,面對不確定性,三全食品根據內外部環境,重新梳理了公司策略,明確了針對性和主動作為的策略方向。
最后,面對不確定性,公司進一步強化了組織保障。比如疫情使得到家業務、社區團購、電商等業務形式迅速發展,三全也順應這樣的市場變化,匹配專業的人員、產品及相關資源,保障我們的產品能夠更順暢的觸達消費者。
通過機制、策略和組織等多方面的重新梳理,三全食品成功應對了疫情帶來的挑戰,過去三年收入和利潤持續增長,取得了平穩較快的發展。
陳南說:“我覺得從短期來看,我們需要保持足夠的市場敏銳度,對可能出現的消費變化及時作出反應。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防疫放松后會有一小段時間的社會面感染數量快速增長。隨著我國防疫政策的調整,經過短暫的沖擊,我們相信經濟社會很快會逐步恢復正常,消費、就業以及經濟活動等會逐步走向正常化。 ”
疫情放松背景下,經濟復蘇和消費修復預期不斷加強。作為企業,要及時把握經濟和消費復蘇的東風,順勢而為,做出有前瞻性的規劃和安排。
據介紹,三全食品目前正在積極進行逆周期布局,在現有鄭州、天津、蘇州、佛山、成都、武漢等生產基地的基礎上,投資24億元啟動了鄭州航空港生產基地的建設,在新一輪消費周期到來的時候,公司覆蓋中部地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經濟圈等主要城市群的生產能力將能夠迅速轉化為滿足消費市場需求的競爭力。
隨著中國逐步進入后疫情時代,公司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陳南說:“我想,對企業最重要的是練好內功,緊緊抓住產業升級轉型和消費復蘇的機遇,走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
當前,三全產業鏈條上配套企業達到7800多家,其中3600多家企業為公司提供面粉、糯米粉、肉蛋禽、糖等農副產品原料以及生產設備、物流設備等,帶動了我省種養殖、米面制品加工、食品機械制造、印刷、包裝、倉儲物流、商貿等20多個行業的發展,間接帶動我省40萬農戶和上萬家中小微企業增收。
三全的發展提供了1萬余個就業崗位。其中貧困殘疾人約1100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約10%。通過精準的幫扶,幫他們解決就業、增收等實際問題,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公司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企業”榮譽稱號。這一榮譽是國務院是對公司多年來在安置就業、履行社會責任、踐行和諧勞資關系方面工作的極大肯定。
公司時刻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比如鄭州720洪水災情期間,公司積極捐款捐物,公告向社會捐助價值1000萬元的速凍食品和應急自熱食品,為解決受災群眾的吃飯困難貢獻力量。公司創始人向鄭州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用于鄭州抗洪救災。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徐剛領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