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用旋律點綴溫柔夜晚
1月1日起,鄭州公交推出“響應式停靠”服務
2023年1月1日起,鄭州公交將從市民乘車體驗出發,全面推行“響應式停靠”服務新舉措,讓公交出行變得更快捷舒適。詳情>>>
明起,鄭州地鐵3號線壓縮行車間隔
鄭州管城區13個地點可免費領退燒藥
為進一步緩解轄區居民用藥需求,管城區向轄區發熱群眾免費發放退熱藥品。請有需求的居民前往轄區公示的發熱診療站登記并免費領取退燒藥。時間:上午9點~10點。詳情>>>
河南:鼓勵對退熱藥品按需拆零銷售
12月27日,記者從省藥監局獲悉,針對近期新冠肺炎居家治療常用藥品需求量激增的狀況,為有效保障群眾用藥需求,避免藥品浪費,結合近期疫情特點,我省就做好相關藥品拆零銷售工作下發通知,鼓勵對退熱藥品按需拆零銷售。詳情>>>
元旦假期河南高速公路禁止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通行
27日,河南省公安廳高速交警總隊發布消息稱,元旦假期,河南高速公路全時段全路段禁止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通行。
鄭州滎陽市、新鄭市入圍!河南擬認定一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12月26日,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公示公告,對2022年擬認定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進行公示,鄭州市滎陽市、新鄭市入圍。
一圖讀懂,“乙類乙管”最新政策!
國家移民管理局: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出國護照
國家移民管理局自2023年1月8日起優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游、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游、商務赴港簽注。詳情>>>
2022年最后一場賞心悅目的“星月童話”29日上演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12月29日晚天宇將上演木星合月,這是2022年最后一場行星合月。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我國公眾可在南方天空欣賞到明亮木星與一輪上弦月近距離競輝的唯美畫面。
?抗“陽”段子可以好笑,不能可笑
這幾天,朋友圈不少朋友似乎都“陽”了。
許多人“陽”了也不著急。該吃藥吃藥、該休息休息,回頭不忘做個抗原,發在朋友圈高調官宣:“我陽了!”
隨著陽了的人變多,段子手數量也開始增加。
于是,各種“抗陽”段子出沒在各大社交場所,讓人發著高燒、啞成鴨子,也不由看得笑出了“嘎嘎”聲。
新冠“中招”的人越來越多,病毒在泛濫,段子也層層升級。
最初,人們慘遭“陰陽”兩隔。
一層薄玻璃,隔開了辦公室的陽間和陰間。
物理上的隔閡,帶來了時空觀的變異。
在“陽間”,伴隨著諧音梗、劇情梗、臺詞梗,延伸出了各種平行宇宙。
新冠版武俠世界里,楊過、楊康遍地走,重陽幾度出江湖,偶有郭襄、郭芙之流,終身不得楊過,此生不入“陽間”,堪為人間大幸。
新冠版甄嬛傳世界,“寶娟嗓”“剪秋頭”“頌芝嘔”堪稱三大自然現象。
在新冠版青青草原,各種“喜洋洋”“懶羊羊”“沸羊羊”野蠻生長。
每個人身上的毒株也有了自己的姓名。
最初,人們只是根據癥狀的輕重,概括性地給毒株分類,如“溫和的毒株”、“海淀毒株”等。
喉嚨塞小刀、鼻里灌水泥,這些已不足以概括網友們的遭遇。各種奇葩癥狀,讓種種畫風清奇的毒株上線,比如讓人持續放屁的“屁株”,因某相聲演員出現同款癥狀,一度上了熱搜。還有使人胃口大開的“炫飯株”,讓人突然愛上學習的“學習株”,令人淚流不止化身悲傷蛙的“哭株”……
盡管專家再三表示,所謂“不同毒株”并無科學依據,但擋不住大家挖掘新癥狀、發明新毒株的熱情。
即使吃藥,網友們也能玩出新花樣。
自從人們發現布洛芬有不同“皮膚”后,關于布洛芬小人的“角色扮演”活動,便在社交平臺上流行起來,不少網友模仿小人動作,還自發編排“新冠退退退”等跳舞,給“陽”人們打氣。
一時間,病毒擴散,段子遍地。不少網友未必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早早地看了不少新冠段子。
可以說,在這場病毒與段子的賽跑中,段子略勝一籌。
抗陽段子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必然。
但生病就是生病。大規模地感染,對于個人和社會,都并非輕松的事情。此時,段子就像一劑“精神止痛片”,平復焦躁和不安。
因此,有趣的段子,成為全民“抗陽”的新姿勢。
而“抗陽”段子的獨特魅力,在于它把人與人聯系起來,傳達“你陽我也陽”的事實,告訴人們,面對新冠,你不孤獨。
段子取材于生活。“抗陽”段子里,是疫情下的千人千面。
不少人在“陽”了之后,第一反應是發朋友圈,講述“中招”體驗,分享治愈經驗,讓周圍人做好心理準備的同時,也在用輕松的態度,不斷向周圍人傳遞樂觀情緒,緩解旁人的新冠焦慮。
編段子,也是一種自我“治愈”。有心理咨詢師指出,分享變“陽”經歷,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自身處境,調動更多前額葉資源,幫助我們應對問題,同時引發“他人在場”的旁觀情景,一定程度上激活我們的優勢應對。
同時,在“陽”氣沖天的段子世界,不時出沒一些“負隅頑抗”的天選打工人、天選伺候人。他們在段子中不甚活躍,卻在周圍人紛紛躺倒時,一邊吐槽,一邊扛起工作和家庭的擔子。
講段子,是用幽默化解疫情的苦。
從這個意義上說,比起“新冠”段子,“抗陽”段子,更適合用來概括這些有趣的內容。
然而,有的“抗陽”的段子,略顯輕佻。
如今,“陽”已經成了流量密碼。為博眼球,各種擺拍的分享視頻、生造的詞匯和瞎編的段子,在各大平臺上涌現。
網上盛傳的不少段子,看似詼諧風趣,卻經不起推敲。在某些段子里,一些不符合科學、醫學常識的內容,庸俗、媚俗的觀念,悄然混跡其間,引發讀者的不適。
有的段子把“別人都陽,就你不陽”解讀為社交能力差,把防疫措施做得好、核酸檢測為陰性的好事給“污名化”。
有人在毫無科學依據的前提下,聲稱要主動感染、人情感染,并圍繞所謂“初陽權”,提出“愛一個人,就要感染他身上的毒株”等反智言論。
還有人把毒株溫情化、娛樂化,不僅感謝病毒的“仗義”,讓家人輪流感染;還揚言要主動感染“美容株”、“減肥株”,稱“發燒一天兩夜”,就能“皮膚細膩白皙、臉變緊致、眼睛變大、單眼皮變雙眼皮”,還要“緊急出售美貌毒株”。
事實上,疫情并未結束,我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去面對它。無論如何,基本的警惕不能放松,此時過分渲染輕松歡樂,哪怕通過段子的方式,也不大妥當。
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好的段子,要樂觀,但不能盲目樂觀;要幽默,而不能把無知當有趣;要共情,而不能把低劣當談資。
來源:央視網
不要浪費抗原了!啥時測才準,記住5點
這幾天
總有一些“抗原富翁”
喉嚨癢癢
頭有點痛
心急想知道自己“陽”沒“陽”
于是
測一個,一條杠
再測一個,還是一條杠
殊不知
抗原測的時機不對
不僅不準,還浪費
該怎么測才最靠譜
記住下面這5句話!
所以
別浪費抗原啦!
一些情況下,抗原測不出來
我們要省著用,科學用!
來源:共青團中央
天再冷,也要熱氣騰騰地生活!
時光荏苒,春去冬來,寒意漸濃,一天天冷起來了。
天氣變得寒冷,但我們的內心始終要保持溫暖。
心中的暖,匯聚著靈魂深處生生不息的力量,天再冷,也能活得熱氣騰騰。
熱氣騰騰地活,活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當下每一天的全心全意,也是一種積極上進的人生態度。
簡單地說,就是讓自己動起來、忙起來,有所愛,有所期待。
■鄭州■
今天夜里到明天:晴天間多云
偏西風:2-3級
最低氣溫:零下4℃~零下3℃
最高氣溫: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