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袁建龍 登封時報 王朝鋒 通訊員 劉慶曉
12月27日,一個普普通通的早晨,剛上班沒多久,一位大爺推門而入,戶籍民警郭金金一如往常地打招呼:“您好,大爺,您辦什么業務?”大爺說:“姑娘,我看下我孫子身份證回來沒?”郭金金查詢后回復說:“大爺,您孫子身份證還沒回來,這是我們電話,隨后可以打電話幫您查,不用白跑一趟。”“好的,謝謝。”本已轉身離開的大爺在聽到一聲咳嗽聲后,又轉身問道:“姑娘,衛生院免費發退燒感冒藥呢,你需要么?”一句簡短的問候將一陣暖意送達心底,郭金金笑著解釋自己已經康復,偶爾咳嗽,沒什么大礙,然后大爺才安心離開。
看著大爺離開的背影,曾經溫暖的一幕幕畫面在腦海不斷出現,抬頭恰巧看到被陽光灑上的冰冷的玻璃門上“戶籍室”三個字,它在一瞬間也仿佛有了陽光的溫暖。
想起前不久,辦理業務過程中修理出現故障的打印機,手不小心弄傷,為了不耽誤群眾時間,郭金金未及時清理傷口先為群眾辦理了業務,幾分鐘后群眾跑著回到戶籍室放下幾個剛買的創可貼便轉身而去;想起剛上班時一到冬天手就會長凍瘡,被辦理業務的群眾看見馬上分享了好幾個治療的偏方,并反復強調著冬病夏治最管用的真誠模樣;想起一個著急趕回貴州的大哥,辦完業務后,從包里拿出來一個裝著不知名液體的礦泉水瓶,熱情的招呼我和同事找個空瓶非要給我們倒出來點,說這是貴州山里的偏方治療燙傷有奇效,在之后經過幾次大大小小燙傷的驗證,證明了確實是有奇效;想起那年六月,一位幾天前辦理過業務的群眾拎著一袋自家種的杏送到戶籍室表達感謝,那杏又大又甜,是我至今吃過的最好吃的杏……
隨著時光流轉,總被溫暖相待的自己也學會了溫暖待人,學會了在群眾看向直吹的空調扇葉,把帽子帶上時默默起身將扇葉改變風向,學會了當群眾辦理事項時對方面露難色將他帶離人群單獨詢問,學會了給哭鬧的小朋友準備糖果,學會了為只是來辦身份證業務的大爺大娘主動更換他們手中破舊的戶口本……
參加工作八年之久,一直是負責戶籍工作,朋友總會靈魂三問:“還喜歡你的工作么?不枯燥么?八年干一樣的事不嫌煩么?”八年來日復一日的重復怎么會不枯燥、不嫌棄?可枯燥和嫌棄卻總是被一些突如其來的溫暖給沖淡,漸漸地感受到了溫暖的力量,學會了向陽而生,2022年的12月注定是一個滾燙的存在,而每每與溫暖不期而遇,因為溫暖所以熱愛,因為相信,所以對2023有了更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