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版面截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鄭州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十五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2023年1月5日政協鄭州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政協鄭州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期間,全體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以“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為總目標,全面深入開展“三標”活動,持續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積極運用提案建言資政、凝聚共識。會議期間共收到提案608件,經審查立案518件,占提案總數的85.2%;作為委員來信或社情民意轉送有關部門研究參考的26件,占提案總數的4.3%;立案提案中,委員提案493件,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界別和市政協專門委員會集體提案25件。
總體來看,本次會議提案切口小、選題準、分析透、建議實,所提提案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承接了黨委政府的發展重心,體現了廣大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和積極作為,展示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履職實踐和豐碩成果。
經濟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141件。內容主要涉及: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打造鄭州設計之都;推進鄭州樞紐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化;打造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鄭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鼓勵社會資本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研發;加快發展“氫能”產業;提升跨境電商發展質量;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推動工業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國家算力樞紐城市”;穩外貿促增長;加快發展夜間經濟。
政治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22件。內容主要涉及: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打造多元共治社會治理模式;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基層法治建設;推進仲裁機構改革;暢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體制內外流動機制和渠道;傳承二七文化,弘揚“二七精神”;加強主流媒體宣傳輿論引導、傳遞鄭州好聲音。
文化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53件。內容主要涉及:加快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建設;推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打造鄭州文化IP賦能文旅產業;打造中部地區文化產業數字高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打造國際“體育+旅游”名城;打造國潮文化創意之都;加快民宿產業發展;發展中原紅色旅游;建設鄭州名人館;系統挖掘黃帝故里倉頡文化;加強具茨山巖畫研究保護。
社會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283件。內容主要涉及:推進“人人持證 技能河南”建設;增強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就業吸引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健全養老托老管理機制;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加強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社區食堂;推進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優化市區交通治理環境;加強冬季供暖管理;推進全市知識產權專家庫建設;加強物業管理;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加強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共提出提案19件。內容主要涉及:加快建設沿黃生態保護示范區;加快溫室氣體碳排放監測體系建設;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推進能源結構綠色低碳發展;推進電能替代升級;加強地熱能集成開發推廣應用;推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快推進農村能源綠色轉型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能源資源浪費。
大會閉幕后,將及時召開提案交辦會,把本次會議期間立案的提案交相關承辦單位辦理,并進一步發揮市領導領辦督辦重點提案的示范帶動作用,深化提案辦理協商,加大跟蹤督辦力度,推動成果轉化落實,提升整體辦理質量和成效。對不予立案的提案,將視情轉送有關部門研究參考。會后收到的提案,提案審查委員會將及時審查交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