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袁建龍 通訊員 宋躍偉 張健
冬日的嵩山沐浴著暖陽,1月30日上午,位于潁河源頭的登封市石道鄉首屆青年大學生新春交流會在美麗鄉村李窯村拉開序幕,來自該鄉的80余名青年大學生走鄉村、進地頭,看產業、賞美景,感受鄉村變化,大家傾吐心聲,共謀石道發展大計,共繪石道鄉村振興新畫卷。
走進李窯村,一棟棟灰瓦黃墻的建筑映入眼簾。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村街巷道干凈整潔,村民庭院煥然一新,健身廣場設施完善,文化公園風景優美,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展現在眼前。大學生們進村入戶,參觀李窯村獨特的鄉風鄉貌,詳細了解當地的民俗民風。
據了解,李窯村自2016年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村里建設了觀景臺,修改了河道打造水系,對部分民居進行改造,打造“窯洞春天”,對村子進行整體景觀、綠化提升,如今的李窯村已成為也是省生態村、省首批美麗宜居村莊、鄭州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
“沒想到咱李窯建設得這么好!”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來自石道鄉范莊村的大學生王少博感慨頗多。自王少博黑河學院美術設計專業畢業后,曾到北京電影制片廠工作4年。2019年開始在鄭州創業,從事新媒體行業,“在外漂泊沒有家鄉的歸屬感。自己也深刻認識到,接受高等的教育,不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幫家鄉擺脫貧困。”交流會現場,他就自身大學創業經歷進行了分享交流,表示會盡快回到家鄉創業,實現自身的價值。
交流會上,大學生們就家鄉發展和學習生活進行了交流發言,并結合自身,圍繞鄉村振興提出了意見建議。
“張老師以《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題,利用從教近30年的豐富工作經驗,給我們分享交流授課,讓我受益匪淺。”當日,石道鄉還專門邀請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張海燕老師到場與青年大學生互動交流,激勵青年大學生加強理論學習、豐富實踐經驗,今后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夠為家鄉建設、鄉村振興貢獻新的力量。就讀于大連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三年級的石道鄉老莊溝村高昕瑜聽過老師授課后,在現場也分享了自己考研的經歷:每天早上6點起,晚上12點睡,這樣的狀態整整持續了九個月……“只要立下目標,艱苦奮斗,就一定會摘得果實。”同時,她也激勵現場的學弟學妹,加強學習,積累經歷,在最好的青春年華書寫燦爛美麗的人生。
“今后我們會不定時地召開這樣的交流會,搭建大學生與家鄉交流對接平臺,讓他們及時了解關注家鄉發展變化,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石道鄉黨委書記王紹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