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理事、航空工業集團特級技術專家羊毅最為關注的是如何推動國產操作系統自立自強,把牢發展數字經濟的自主權。
解決國產操作系統“卡脖子”問題
“隨著國產化替代工程建設任務的不斷深入,我國自主操作系統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在羊毅看來,近些年國產操作系統實現從“可用”向“好用”邁進,龍頭企業擁有百萬用戶,但依然存在上游硬件缺芯等“卡脖子”問題。
從我國信息安全和操作系統企業突破生態拐點考慮,羊毅認為應從國家層面制定相關政策持續加大操作系統研發和國產化替代的資金、政策支持。針對目前存在的字體版權受限、應用遷移、上游硬件缺芯等“卡脖子”問題,她建議從疏導堵點、持續推動自主創新演進和產業進步等方面在國家層面制定宏觀政策。
加大國產操作系統應用試點力度
羊毅建議,行業主管部門聯合各應用單位,進一步加大國產操作系統產品在金融、醫療、教育、交通行業中的產品應用試點力度。各級財政部門探索軟件服務化的采購改革試點。設立專項基金,對滿足技術指標的國產操作系統產品進行逐年退坡式的消費補貼。
建議將在社會廣泛使用的標準字體指定為開放領域的字體,或由政府出面向國內字體企業統一買斷,作為國家標準推廣使用。由金融主管機關牽頭,將網絡銀行客戶端和認證U-key對國產操作系統的支持提上日程,納入監管要求。黨政機關國產化替代過程中,加快存量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國產化替代,計算機硬件逐步更換。建立基礎軟硬件產業適配測試集成平合,對國產產品共性問題,集中解決、優化適配和方案共享。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