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處于甲流高發期,如何預防、如何規范治療是公眾最關注的話題。針對大家的熱議話題,多位醫生在自己的抖音賬號中分享了甲流防治權威科普,幫助大家正確認識甲流,科學應對不恐慌!
天津市南開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李鶴在抖音號@鶴立煙雨?發布視頻介紹,甲流會有發燒、全身酸痛、頭痛,還有嗓子痛、流鼻涕這些呼吸道癥狀,但是基本上不會跑到肺里面去,很少引起肺炎,引起危重癥的概率比較小。只有那些嚴重心衰的,一發熱就受不了的,才可能比較嚴重。甲流除了全身痛以外,基本不會有其他的全身癥狀,比如嗅覺失靈聞不到味等。
治療以休息、多喝水、物理降溫等對癥治療為主,如果持續高熱降不下來,出現呼吸困難,還是應該積極地去醫院治療,可以到發熱門診、呼吸科、感染科都可以。
天津市南開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李鶴(抖音號@鶴立煙雨)
2. 甲流是普通感冒嗎?
該如何區分甲流、新冠和普通感冒?
河北省兒童醫院創傷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均喜在抖音號?@兒科張均喜大夫?發布視頻介紹,相對來說,普通感冒是最輕的,不發燒或者是輕度發燒,一般僅有鼻塞流涕、打噴嚏、輕度咳嗽。
而流感和新冠癥狀非常相似,除了有呼吸道感染癥狀,往往伴有高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或者伴有消化道癥狀,如食欲減退、腹痛腹瀉等。但是甲流的傳染性比新冠低很多。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可以在家自測一個新冠抗原,確定是不是新冠,甲流可以通過呼吸道感染病原檢測來確診。
其實大家不必太過擔心,因為現在這幾種病都有藥可治,出現癥狀要早確診早治療,預防并發癥。
河北省兒童醫院創傷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均喜(抖音號@兒科張均喜大夫)
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主治醫師白辰在抖音號?@心中有術?發布視頻介紹,一般感染了甲流,可以用奧司他韋來進行抗病毒治療,尤其是在48小時之內用,效果最大。過了48小時之后再用也可以,但是要分情況,要讓醫生來判斷。
口服奧司他韋的推薦療程為5天,成人的治療劑量是75毫克/次,一天兩次,連續5天。兒童的劑量需要根據體重進行調整。有些人吃奧司他韋會出現一些常見的不良反應,比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可以與食物一起服用,能減輕胃腸道的不舒服,
總之,有效果不等于一定要用,要根據自己癥狀的輕重,以及醫生的指導,不要自己盲目地使用。
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主治醫師白辰(抖音號@心中有術)
4. 孩子能吃奧司他韋嗎?
河北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主治醫師劉偉棟在抖音?@兒科醫生芽芽爸爸發布視頻介紹,如果是甲流輕癥,不吃奧司他韋也可以,但還是建議給孩子吃上,畢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但要注意,即使孩子一吃奧司他韋就退燒了,仍然要吃夠5天,避免病情反復。雖然奧司他韋說明書是一歲以上孩子吃的,但是專家共識提示,三個月以上的孩子也是比較安全的,也可以吃。
河北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主治醫師劉偉棟(抖音號@兒科醫生芽芽爸爸)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治醫師劉蓉在抖音?@愛娃的產科劉醫生發布視頻介紹,孕婦是可以使用奧司他韋治療甲流的,目前沒有發現該藥有明顯對胎兒的影響或者致畸,而且越早用越好。如果出現發燒,有可疑的流感接觸史,早點測一下,如果確認甲流的話,盡快用上效果會更好一些。另外,不管是備孕期還是孕期都是可以打流感疫苗的,但是要提前打,身體產生免疫力需要兩周到三周以上的時間的。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治醫師劉蓉(抖音號@愛娃的產科劉醫生)
河北省兒童醫院創傷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均喜在抖音?@兒科張均喜大夫發布視頻介紹,一般的預防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室內勤通風、不聚集、注重咳嗽禮儀等,都可以預防甲流。平時還要保持營養均衡,吃好、睡好、不熬夜,適當運動來增強體質。
河北省兒童醫院普外二科主治醫師劉偉棟在抖音?@兒科醫生芽芽爸爸?發布視頻介紹,現在打流感疫苗有點兒晚了,因為打完流感疫苗半個月左右才會產生抗體。每年的九月、十月是接種流感疫苗最好的時機,打完流感疫苗能保護八個月到一年。流感疫苗每年都是不一樣的,會根據疾控流調的數據決定今年流感疫苗的型別。
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晨在抖音?@陳晨腦科醫生?發布視頻介紹,奧司他韋是一種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甲型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活性,減少病毒的傳播,它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可以起到治療和預防的作用。但“是藥三分毒”,疾病的診斷和鑒別更是非常復雜的,藥物也都有有效期和適應癥,所以大家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要盲目地囤積藥品。
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晨(抖音號@陳晨腦科醫生)
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晨介紹,奧司他韋可以阻止甲型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但它是在用藥期間起到這個作用,停藥后它就會失去作用,所以不能用奧司他韋替代流感疫苗。而且長期口服奧司他韋,藥物副作用很難控制。
目前短視頻作為健康科普的重要載體,已經成為用戶獲取健康知識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抖音有超過2萬名三級以上公立醫院醫生實名認證,每天為大眾提供醫療健康科普內容超過2萬條,幫助大家獲取更加靠譜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