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河南省體育局2023-2025年“省市聯辦重點項目后備人才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授牌儀式舉行。包括鄭州市體育運動學校、鄭州冠軍中學等在內來自全省的11個單位掛牌基地。今后,這些基地將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我省培養更多優秀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為體育河南、體育強省貢獻力量。
據了解,掛牌的11個基地,涉及拳擊、舉重、飛碟、游泳、賽艇、皮劃艇、自行車、田徑、體操、籃球、排球等11個項目。其中,鄭州市體育運動學校、鄭州冠軍中學,分別掛牌舉重、田徑項目基地。我省目前現有各級各類體校85所,截止到2022年底,注冊近11萬人,在訓運動員19137人,教練員1257人。2021年我省各級體校投入的財政經費總額3.5億。為進一步推進我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河南省體育局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局屬各運動中心結合項目特點制定了評定細則,相關單位成立6個專家組,對全省59個申報單位涉及26個項目,進行實地調研評估。按照相應評定程序,最終確定了11個項目掛牌基地。并向各個基地共撥付1100萬,用于基地本項目訓練、參賽、活動、器材、裝備、場地維護、伙食補貼以及教練員培訓、觀摩全國高水平賽事等。
首批11個項目確定為基地,正是著眼省體育局競技項目結構調整及發展規劃方向,針對奧運會全運會優勢項目和具備突破性潛能的項目,結合國家優勢項目及體育基礎大項的綜合考慮。
遵循“省市聯辦、資源共享、做大做強”的理念,堅持“重培育、重質量、重輸送、重業績”的原則,應運而生的基地將是立足奧運會、全運會備戰工作,從我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實際出發,從體校和學校中選擇基礎設施較好、青少年訓練水平較高、所屬區域支持力度較大的基層訓練單位,通過省市兩級體育行政部門共同投入、共同支持,逐步成為為省隊和國家隊培養輸送高質量后備人才的基地。
今后,這些掛牌的基地,將不斷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體育改革等新形勢,更好地構建和創新我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新模式,緊緊圍繞體育河南建設,強化基地建設質量和效能,持續提升后備人才發展質量,青少年體育工作質量。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陳凱 通訊員 雷乃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