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3月28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重磅發布了《2023年賽迪創新百強區研究報告》,作為河南省內唯一上榜地域,鄭州市金水區再次強勢入圍,穩居第八名。
創新生態、創新動力、創新主體、創新成果,地區生產總值、R&D投入強度、高新技術企業數……記者了解到,賽迪創新百強區(2023)構建了4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的城區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對城區創新環境、服務、主體、成效等城區創新要素進行系統評估,開展了全面分析。基于統計數據及賽迪產業大腦,對全國(除直轄市、國家級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外)地級市市轄區創新水平進行全面評價,形成了這一榜單。
通過梳理發現,這并不是金水區第一次入圍該榜單,2022年4月6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賽迪創新百強區(2022)”榜單,金水區同樣以第8名的成績上榜。
作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和承擔省會政治功能的核心區,金水區究竟做了什么,是什么樣的魅力在內陸城區中脫穎而出?
創新帶動,斬獲全國榮譽
面對發展空間受限、土地財政減弱、高端要素流失等諸多約束下,金水創新體系的效能空前加強,堅持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拼出了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重大突破。這一年,金水區搭建起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32億元、增長1.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2億元、稅收占比達到85.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1%、增速全市領先。
金水區始終把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金水科教園區以“雙第一”的名次,成功獲批省市兩級軟件產業園,信息安全特色產業基地成功入選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該區牽頭成立鄭州元宇宙產業聯盟,山谷網安等4家企業入圍河南省大數據優秀企業,中鋼網入選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區級稅收超百萬樓宇達到168幢,建成市級小微企業園3家、占全市近1/6,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連續兩年增長10%以上,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突出4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6.5%。
在探索轉型發展的路上,近幾年來,金水區連連斬獲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第20 位、全國創新百強區第8位、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區第10位、全國幸福百強區第15位等4個“全國百強區”標志性成果;獲評全國212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評估考核優秀檔次第2名、中國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標桿城區第12位、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區等10余項國家級榮譽。
孵化體系,培育創新沃土
建設創新奔涌的發展高地。金水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實施研發經費投入補助政策,建立“金水創客學院”,發布“金水創新 10 強榜”,抓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扶持“雙百”企業加速成為瞪羚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創新龍頭企業。強化創新平臺建設,主動融入省科學院和嵩山、黃河、神農種業等省實驗室發展,加快省科學院研發團隊入駐,支持省新能源實驗室開展研發活動,推動中科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創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推進華蘭生物、金丹科技研發總部建設。
營造活力迸發的創新生態。以文化路“創新街區”為抓手,建立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機制,探索建立創新社區、創新校區、創新園區、創新樓宇,打造科技資源集聚、服務功能完善的雙創“微生態”。以科技金融融合發展為依托,成立政府引導母基金,設立若干子基金,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創業貸”等創新產品,全方位支持科創企業、新興產業發展。以鄭州智慧島“雙創”模式為引領,提升 7 家大學生創業園服務,培育省級以上孵化載體 5 家,完善全生命周期創新孵化體系,打響金水科創大會、金水青創大賽等科創活動品牌,不斷提升金水“雙創”影響力。
2022年,鄭州金科智慧島創成全省首批智慧島,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52家、高新技術企業 281家、科技型企業 301 家,成為全省首個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科技型企業突破 2300 家的縣市 ( 區 ) ;狠抓創新成果轉化,牽頭制定國家 (行業) 標準 233 項,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 91 億元、增長76%。
逐夢之都,吸引一流人才
金水區為全力招才引智,打造全國重要人才中心,實施好“數字人才”“十萬碼農”等計劃,分層次、分領域建立豫籍高端人才圖譜、金水區高端人才目錄和企業緊缺人才目錄;建設金水區人才直播大廳,設立人才引進窗口,探索實施高端人才舉薦制度;以金水科教園區為試點, 以山谷網安等重點企業為依托,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重點院校合作,共建產學研基地、實習實訓基地,引培大學生1萬人以上,讓金水成為天下英才的筑夢之城、逐夢之都、圓夢之地。
加快實施青年創新創業行動。規劃建設金水北部城區“青年雙創新城”,加快組建運行金水人才集團,大力引進國內國際高層次科研人才,推行“人才+資本+項目”的引才模式,拓展運用中原科技城和自貿區塊人才專項政策及“2+4+4”人才服務體系,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提供“線上+線下”人才服務,完善15分鐘人才服務陣地圈,盤活轄區6250套存量房源作為人才公寓,為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2022年,7 位院士專家領銜科研項目落戶金水,2. 1萬青年人才創業金水,20.4 萬“金標準”人才匯聚金水,同時,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不斷豐富線上線下創業就業服務,新增各類技能人才 8.6 萬人、就業再就業 3.9 萬人,總量均居全市第一。
優化環境,繁育創新之樹
金水區打好穩住經濟“組合拳”,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牽引,持續開展“千企萬戶”融資專項支持計劃,出臺“助企暖心雙十條”“抗疫助企26條”一攬子激勵措施,惠企政策“應上盡上、應享盡享、免申即享”,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稅降費退稅44. 1億元,提供擔保貸款 33.8 億元,協調金融支持 150 億元;市場主體逆勢新增 5.4 萬戶,成為中部六省首個總量超過 30 萬戶的縣市 ( 區 );建立雙線嵌合機制,122 家重點企業 (項目)納入“四 保”白名單,在應急狀態下有力保障了“企業不停產、項目不停工、物流不停運、城市整體運行不停擺”。
持續實施對外開放,打造“金質”營商環境。金水區為融入鄭州市RCEP示范區建設工作,充分挖掘易寶支付跨境電商產業園外貿內生增長動力,突出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加快“O2O自提”模式復制推廣,充分釋放“金水自貿十條”產業扶持政策和人才政策效能,掛牌運營自貿數字經濟產業園、自貿“戰興”產業園等2個自貿區聯動園區;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一件事一次辦”線上綜合受理,拓展“一件事一次辦”服務范圍,推動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的跨部門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深化“千企萬戶”專項支持計劃,用好“信易貸”平臺,提供擔保貸款65億元以上,協調間接融資170億元以上。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