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位于鄭州市中牟縣的電影小鎮,游客正在觀看表演( 盧文軍/攝)
開年以來,鄭州地鐵線網日客運量快速飆升,這座千萬級人口城市的地鐵客流在2月中下旬突破200萬人次,相比幾個月前提高了10倍。洶涌的人流,澎湃出鄭州發展的強勁活力。
受“7·20”特大暴雨災害侵襲、新冠疫情沖擊等影響,鄭州市近年來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今年,鄭州拿出風雨兼程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努力推動經濟發展全面提速提質,奮力在河南高質量發展中挑大梁、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起高峰。
開足馬力促內需
3月6日至10日,嵩山風景區(少林景區、嵩陽景區、中岳景區)所有開放景點對全國女士免門票。《瞭望東方周刊》了解到,三八婦女節期間,建業電影小鎮、方特歡樂世界等不少鄭州景區都推出優惠福利政策。
“隨著春暖花開,游客數量逐漸攀升,再加上推出的優惠政策,現今建業電影小鎮、‘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客流量是去年的三倍。”建業文旅營銷中心負責人畢超說,整個文旅市場正加速恢復中,市場消費潛力還將繼續釋放。
“一系列文旅惠民活動,大大激發起人們的出游熱情,當前鄭州文旅市場強勢復蘇。”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景雪萍說。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鄭州接待國內游客1482.7萬人次,同比增長44.1%;國內旅游總收入177.5億元,同比增長35.5%。
從文旅到百貨,從汽車到住房,鄭州今年以來緊緊圍繞重點消費領域,集中組織開展不同主題和類型的促消費活動,創新消費模式、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加快消費復蘇。
真金白銀投入5000萬元,在全市范圍內發放汽車消費券。今年1月1日至2月6日,鄭州組織開展“兔年迎春”汽車煥新季活動,拉動了汽車銷量增長。鄭州多家汽車4S店工作人員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汽車消費券發放后,尤其是春節前那段時間,店里的人流量明顯變多。
“通過發放汽車消費券,直接帶動汽車消費,杠桿效應明顯。”鄭州市商務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加快釋放汽車市場消費潛力,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加快充電及車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汽車消費環境;鼓勵特定領域及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提前報廢更新,加快汽車換代更新,促進和擴大汽車消費升級。
為進一步發揮汽車消費在拉動消費、繁榮市場、提振信心中的重要抓手作用,滿足市民汽車消費需求,鄭州市決定把2023年“兔年迎春”汽車煥新季活動截止時間由2月6日延長至3月10日,并增發1億元汽車消費券。
適度調整限購區域、支持團購在售商品住房、降低購房信貸負擔、落實認房不認貸……去年12月底,鄭州出臺了12條政策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紅利在今年初開始顯現。今年以來,鄭州市還開展了購房節、房展會等一系列活動,搭建供需雙方洽談平臺,鼓勵房企讓利促銷,激發商品房市場銷售內生動力。
“政策組合拳,加上房貸利率下調、前期購買需求釋放等因素影響,鄭州房地產市場開年勢頭向好。”中指研究院河南分院總經理梁波濤說,從河南的城鎮化率、鄭州在全省的首位度等多方面判斷,鄭州房地產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鄭州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計銷售17503套,成交面積197.9萬㎡,同比增長40.7%;二手房累計成交12422套,成交面積131.6萬㎡,同比增長87.1%。
此外,鄭州今年還將圍繞“醉美·夜鄭州”品牌打造,挖掘一批“夜美味”深夜食堂,繁榮一批“夜文化”精品劇目,培育一批“夜旅游”消費場所,激發夜間消費新動能,培育夜經濟新增長極;支持大型零售企業、品牌連鎖企業和電商平臺企業向縣、鄉鎮、村下沉布局設點,完善農村商貿流通網絡布局,促進精品百貨、智能家電、品質家居、新能源汽車等優質工業品下鄉進村;努力提升商業品質,積極推動首店經濟發展,加強省級品牌消費集聚區創建工作,持續擴大“老字號”本土品牌影響力。
“我們將繼續出實招、硬招,提振消費信心,鼓勵住房、新能源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激發特色商業消費和文旅消費潛能,拓展新型消費和農村消費。”鄭州市商務局局長王保來說。
《鄭州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將加快建設獨具特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今年力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四大行業分別完成253億元、1728億元、10.8億元、393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
全力以赴擴投資
在位于鄭州新鄭市的銳杰微科技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加班加點忙碌著,加緊安裝兩條高端倒裝芯片生產線。這2條生產線投資近1.2億元,產品主要應用于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
“公司當前訂單供不應求,已投產5條生產線,再加兩條擴充產能,每月封裝芯片可達8000多萬顆。”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羅宏亮說。
從銳杰微芯片生產線,到好想你分揀配送產業園,再到大應急產業示范基地,新鄭市一開年就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新鄭市是鄭州全力以赴抓項目擴投資的一個縮影。《瞭望東方周刊》了解到,春節后首個工作日,鄭州市集中簽約、開工、投產項目300多個,總投資3000多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70多億元。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鄭州市重點項目建設中心運行監測處處長王連忠說,這300多個項目覆蓋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將為鄭州未來產業發展增添動力。
鄭州電子信息產業園SIP芯片研制及高端封測生產基地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作業(唐強/攝)
《鄭州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今年緊盯項目擴投資,樹牢“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持續推動重點領域謀劃儲備項目轉為新開工項目,加快新開工項目前期工作,優化土地、資金、人才、服務等項目要素保障,形成更多投資增量,力爭工業投資達到1500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達到3000億元、基礎設施及其他項目(含城市有機更新)投資達到2200億元,力爭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突破7000億元。
“今年全市強化投資關鍵作用,堅決抓好1000個省市重點項目。”鄭州市市長何雄說,全市今年的目標是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技改投資增長50%以上,新增超百億工業企業1至2家,新增入規工業企業30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00家以上。
擴大投資離不開大力招商。鄭州市提出,樹牢全市“一盤棋”理念,實施“大員招商”。創新招商方式,探索構建完整統一的市場化招商引資機制,充分發揮各開發區在招商引資工作方面的主體作用;強化基金招商,借助“基金入豫”活動契機,探索建立財政資金與金融資源、社會資本之間的系統聯動機制。拓展海外招商,充分發揮港資、臺資、日韓、世界500強4個外資招商專班作用,加強與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大型跨國公司和日韓、歐美在華商會、機構的聯系和對接,精心策劃歐洲、東南亞海外招商和港澳春茗、日韓經貿等活動,力爭對接引入一批重點領域招商項目。
“今年將深化市場化招商機制改革,突出產業鏈招商、龍頭企業招商、基金招商、飛地招商,力爭招商引資簽約總額突破7000億元,實際吸收外資7.2億美元。”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鄭州市還提出,抓好系列活動,利用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全球跨境電商大會等三大主場活動;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國家級重要經貿活動,積極開展投資推介、項目對接等活動,確保對接一批新線索、新項目。
投資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支撐。“全市將以省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市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持續推行‘一件事’政務服務改革和‘一網通辦’,開發上線更多惠企惠民服務事項和‘三跨型’民生熱點服務‘一件事’。”鄭州市政務服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將繼續完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對接國家、省級部門業務辦理系統平臺,實現系統聯通、數據共享,推動政務事項“全程網辦”全覆蓋,不斷擴大“跨省通辦”范圍,跨省通辦事項達100項、“免證辦”事項達500項。
鉚足干勁抓開放
從3月初開始,一批批經過嚴苛檢測的宇通客車駛出鄭州新能源廠區,陸續發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公交公司。宇通客車這筆訂單共計出口客車800輛,將提升烏茲別克斯坦公共交通的電動化水平。
“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客車,宇通的出口業務,已從單一產品貿易轉變為產品、技術、人才與資本共同輸出的產業布局。”宇通客車海外營銷副總監彭旭說。截至目前,宇通已累計出口客車超8.6萬輛,全球占有率超10%,其中覆蓋了近80%的“一帶一路”國家。
宇通是鄭州外貿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鄭州市充分發揮國家物流空港、陸港雙樞紐優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多措并舉幫助外貿企業穩產達效,全力打造國家開放高地,進出口總值已連續11年在中部城市排名第一。
樞紐是鄭州的核心優勢。鄭州發力打造“絲綢之路”,以鄭州機場為依托的“空中絲綢之路”,于1月9日開通國內首個異地貨站,空空中轉項目獲批中國民航局試點;以中歐班列(中豫號)為依托的“陸上絲綢之路”,正大力推進全省中歐班列統一命名、統一開行管理、統一計劃申報、統一線路布局、統一政策支持“五統一”,待完成后班列運營將在擴量提質上有較大突破;以跨境電商為依托的“網上絲綢之路”,河南保稅物流園區前2個月進口單量同比增長46.3%、進口額同比增長60.4%。
今年,鄭州市提出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放大開放通道優勢。鄭州將推動“空中絲綢之路”強基擴面,深化鄭州—盧森堡雙樞紐戰略合作,加快“河南—柬埔寨—東盟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推動“陸上絲綢之路”提質擴量,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高標準建設鄭州國際陸港航空港片區,建設返程班列集散中心,鼓勵開行冷鏈班列、電商班列、國際郵政班列等特色班列;加快“網上絲綢之路”創新發展,培育“網購保稅+線下自提”新模式,推動“電商+外貿+鄭州制造”深度融合,打造千億級跨境電商產業集群;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無縫銜接,深化與中鐵聯集戰略合作,開辟至廣州、海南、云南線路,建設以東向為主的鐵海聯運國際通道。
《瞭望東方周刊》了解到,在開放平臺載體上,鄭州今年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高水平建設RCEP企業服務中心,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業務提質擴面,落地實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爭取內陸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抓好自貿試驗區與綜合保稅區、功能性口岸統籌發展,發展“保稅+”業態,大力提升經開綜保區、功能性口岸能級;力爭鄭州航空港區納入河南自貿試驗區擴區范圍,加快構建“臨空+自貿+保稅”疊加優勢。
去年5月,中國(鄭州)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業務正式開通,標志著鄭州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的第四個全國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與此同時,鄭州成為內陸地區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城市。
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為促進外貿發展,全市今年還將加快建設全國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積極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由商品加工貿易向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轉型;打造藥品流通中心,力爭成為全國重要的進出口藥品集散地;做大進口汽車、糧食、肉類等業務,拓展鐵路口岸進口水果、冰鮮水產品等指定商品進口功能。
風正時濟揚帆起,擊鼓催征開新局。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安偉說,鄭州將帶頭拼經濟,全力以赴抓投資促項目、抓消費擴內需、抓開放強招商、抓創新增動力、抓改革激活力,努力跑出加速度、確保高質量,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確保實現“半年紅、全年紅”。《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劉懷丕 編輯 金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