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清明節前夕,鄭州市文明辦在全市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清明祭英烈”活動,積極引導廣大未成年人以實際行動賡續英烈精神、汲取前進力量。全市各級文明校園積極行動,通過舉辦各種活動,讓“緬懷先烈志,共鑄中華魂”成為共識。
云端寄思念,寄語抒真情
全國文明校園鄭州市第七中學學生:“當全體奏唱國歌鞠躬默哀時,仿佛看到你們堅信革命成功的眼神,仿佛聽到你們嘹亮的口號與號角,心中不禁熱情澎湃!”
打開河南文明網和鄭州文明網,登錄“致敬·緬懷·奮進--2023年清明”專題頁面,“云端送寄語”專欄里,鄭州學子的熱血留言正在滾動顯示。
4月2日以來,鄭州市廣大未成年人講英烈故事、學英烈精神、將英烈作為人生最閃亮的坐標,通過網站或手機開展網上敬獻鮮花、點亮蠟燭、留言寄語,通過云端表達對英烈的敬仰緬懷之情。
“習爺爺囑托我們,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網絡寄語后,二七區幸福路小學的王立辰同學說。
承先烈遺志,悟家國情懷
“打開一百年前的新青年,讓我們站在你們的面前……”清明前夕,在全國文明校園鄭州市第十一中學,一場以“清明追思 家國永念”為主題的清明詩會別開生面。
同學們在《致先烈》的詩朗誦中,回望了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和一代代建設者們;在《如愿》的小合唱中,演繹了割舍不斷的親情與家國情,以背景視頻的形式展示了新中國的強盛之景;在《金色的魚鉤》課本劇中,同學們深情演繹長征途中老班長的感人故事……
高一年級涂蘊聰說:“我們不僅要在緬懷先烈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更要在追思中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努力奮進,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遠足磨意志,祭掃敬英雄
3月31日早晨,河南省文明校園鄭州市第四十五中學八年級學生代表鄭重接過校長授予的旗幟——“清明遠足磨意志 祭掃先烈敬英雄”清明遠足活動啟動!
在老師的帶領、家長志愿者的陪護下,同學們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徒步10.5公里來到鄭州烈士陵園。他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敬獻花籃憑吊革命先烈。
默哀儀式后,同學們齊誦《梅嶺三章》,感受革命先輩身處危難卻矢志不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堅定爭做優秀共產主義接班人的信念。
“邁入青春門,走進新時代,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將以青春的名義勇敢搏擊青春的風浪!”學生們在烈士紀念碑前許下青春誓言。
宣講強斗志,爭當紅孩子
小聲音傳播大能量,小少年爭當紅孩子。近日,二七區文明校園工人南路小學在鄭州中原英烈館開展了“傳播革命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主題紅色教育活動。
擔任講解任務的,是校“紅色宣講團”的紅領巾講解員。他們用清澈的童音和少先隊員的視角,向同學們講述紅色革命故事。他們聲情并茂的講解讓一位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如現眼前。
學校各中隊少先隊員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認真聆聽、專注思考,沉浸在戰火紛飛、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心里種下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種子。成為革命故事的講述者、革命精神的傳承者、革命文化的傳播者,讓孩子們的小肩膀擔起了大責任,極大鼓舞了“爭當紅孩子”的斗志。
據悉,“童心向黨·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在全市持續開展中,以“網上祭英烈”等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有效引導了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節日觀,增強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感情,在全市營造了尊崇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守護英烈的濃厚氛圍。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蘇瑜 通訊員 孫曉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