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既是經濟社會發展“晴雨表”,又是基層政府服務水平“試金石”,在這個環境中,沒有旁觀者,都是“局中人”。
4月7日上午,金水區營商辦誠意邀請區域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來了一場實地“大走訪”,由區發改委副主任范新芳帶隊,集體調研金水區豐慶路街道辦事處杲村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區政務服務辦事大廳的發展現狀。
調研組首先前往豐慶路街道辦事處杲村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該中心是在金水區委、區政府及各級民政部門指導下,按照金水區“三級網絡、線上線下、以大帶小、延伸居家”的模式,采用“多功能,智能化,復合型”理念建設的一個復合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該中心總建筑面積2885平米,建設了街道級智慧養老應用平臺,向上對接金水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向下統籌指導轄區內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輻射帶動居家養老服務的開展,打造了智能化15分鐘養老服務圈。
監督員們詳細了解了養老服務站的現階段重點工作,并現場查看了護理站、餐廳、戶外休閑活動區等各項功能設施。監督員們提出,要主動挖掘老年人的服務需求,聚焦老年人最關心、最迫切的需求問題,滿足老年人日益多樣的精神需求,努力實現老年人“原居頤養”、“家門口養老”目標。
隨后,調研組又來到金水區政務服務辦事大廳。大廳地處鄭州市社會民生重點項目金水市民中心,共三層,約1萬平方米,開設108個窗口,進駐公安、公積金、稅務、社保、不動產等36家部門1307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2022年全年,區級政務服務辦事大廳人流量59.8萬人,預約量23.9萬,受理辦結各類審批服務事項35.3萬件,按時辦結率100%。“一件事”窗口受理業務3.8萬件,免費復印45.2萬次,24小時自助服務3.7萬件,涉企業務19萬件,金小二幫辦代辦服務5.1萬次,周末不打烊1.1萬件,街道社區共辦理基層政務服務事項17.5萬件。
監督員們對大廳的辦公環境建設、便民設施配備使用情況、辦事窗口設置、辦理流程、辦事效率等進行了詳細了解,并與窗口工作人員及前來辦理業務人員進行交流,深入了解為民服務和簡政放權情況。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此次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集體調研活動,是金水區為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從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企業家代表、新聞工作者、行業協會負責人、商會負責人和群眾代表中聘請了50名金水區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后的具體落地舉措。
活動目的在于讓監督員參與全區營商環境座談、調研等工作;對全區行政審批、政策落實、政務公開、服務承諾、行政執法及窗口服務等情況進行監督;負責收集反饋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在項目落地、企業生產運營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對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進行監督舉報;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投訴舉報信息核查等工作;宣傳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有關法律法規和工作措施,助力全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特邀監督員們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對金水區的智慧養老服務和政務服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積極獻言建策,對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在全社會形成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合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天來豐慶路杲村養老服務中心、金水區政務服務辦事大廳監督調研,深刻感受到政府在養老方面投入逐年加大,前兩年所提議案已經逐步深化落地,深化放管服,轉變政府職能,金水營商環境也確實已飛速提升。”金水區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段學哲說。
為更加有效的發揮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的監督效能,推動監督工作落實落細,金水區營商辦將結合實際,加強統籌協調,積極拓展監督方式,創新活動形式,助力金水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不斷提升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獲得感,努力營造更具吸引力的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數字化營商環境,打造“創新智城 品質金水”的城市名片。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