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晚報》報道版面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項目源源不斷,發展才能生生不息。仲春時節,記者走進鄭州市各大項目工地,工人們正在緊扣時序如火如荼施工,一派熱火朝天景象,“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氛圍濃。
保項目,就是保發展。為了高質量、高效率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全市持續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聚焦項目建設痛點堵點紓困解難,強化要素保障,送去貼心服務,確保項目早日建成、發揮效益,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
超聚變產品展示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王秀清 圖
鄭東新區 “四梁八柱”拔節而起
位于鄭東新區龍湖北部的中原科技城科創中心項目即“四梁八柱”項目,是我市建設國家創新高地、人才高地、開放高地,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城的重要載體。
該項目總投資約156.7億元,總占地611畝,總建筑面積142.2萬平方米。自2021年6月開始建設,總用工人數達3600人左右,目前主體已全部封頂,計劃2024年全面建成投用。主要包括鄭州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項目、智慧產業創新園項目、科技創新園項目、人才創業園項目與小微企業園項目5個地塊。
記者走進毗鄰龍湖的鄭州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項目,近500名工作人員投入一線緊張施工。目前,地下結構已完成施工,會議區域局部施工至地上四層,會展區域和酒店區域主體均已封頂,預計明年有望竣工。
在位于龍湖外環路南側的中原科技城小微企業園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6棟樓12個單體建筑外,正進行幕墻施工的吊籃不停地上下作業。該項目已全面進入裝飾裝修階段,當前正在加班加點、科學有序推動現場施工建設,按計劃下半年竣工交付。
目前,建筑林立的5個地塊勾勒出中原科技城“四梁八柱”的清晰輪廓,未來這里將為中原科技城的崛起貢獻核心力量。
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后離不開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去年以來,鄭東新區全面落實省市“萬人助萬企”相關部署,千方百計為企業解難題、通堵點、辦實事,讓企業發展信心、活力不斷增強。
鄭東新區突出高位推動,由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擔任東區“萬人助萬企”活動領導小組組長,深入河南民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等包聯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26位區級領導服務包聯98個重點企業(項目)。將“萬人助萬企”活動成效納入全區月度效能考評和年度綜合考核。重點事項(問題)納入督查,確保企業反映問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
經開區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一批大項目、新項目、好項目加快落地實施,正源源不斷為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河南省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成立于2021年10月18日,由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鄭州大學、清華大學等省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北京億華通科技有限公司、鄭州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星氫電科技鄭州有限公司、河南豫氫動力有限公司等產業鏈優勢企業聯合成立。項目依托“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主投資10億元,潛心布局各領域研發驗證技術,具備了電機電控、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結構安全、動力節能、電磁兼容、振動噪聲等各專業試驗能力,成為商用車領域測試資源、驗證能力全方位領先的技術研發平臺。
鄭煤機首臺套產品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洗選項目)是在鄭煤機大型洗選成套關鍵裝備建設項目基礎上的改建項目,項目占地面積264畝,計劃總投資超過10億元,其中設備投資約6.5億元。
為了服務重點項目,經開區成立了由區黨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任組長的“萬人助萬企”活動領導小組,按年度出臺《經開區“萬人助萬企”活動工作方案》,256名助企干部在區黨工委、管委會的統籌部署下,深入企業及重點項目一線,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收集企業存在問題,協調推進問題化解。
同時,經開區一直聚焦“放管服效”改革,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效能,打造“經心辦”一流政務服務品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數據顯示,2022年,經開區為民為企提供“幫辦代辦”服務5000余次、“上門服務”20余次、“周末不打烊”1.2萬余件。
航空港區 助企活動如火如荼
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展示中心,是河南省在建的最大規模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發生產創新創業基地。于2017年5月開工建設,2018年12月開園。
園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入駐企業53家,投產企業42家,累計培育規上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2家、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22家、鄭州市“專精特新”企業12家、河南省“專精特新”企業1家,共引進各類專業人才約1300人,其中博士45人。園區自2020年下半年投產以來,累計產值超10億元,稅收約4400萬元。
在鄭州航空港文達實業有限公司科技產業園內的鄭州興航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施工現場,工程車輛不斷穿行,建筑工人干得熱火朝天,多棟大樓拔地而起。項目去年年底開建,今年年底投用,建設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鄭州興航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少明介紹說,公司鄭州基地占地面積322畝,擬分期實施建設。當前進行A區建設,2023年建成QFN、DFN、BGA封測生產線,工藝設備投資約5億元,建筑面積約6.3萬平方米。公司一期QFN、DFN、BGA生產線計劃2023年底建成通線,2025年實現滿產。
“航空港區成立了項目辦,有專門的機制,我們有什么問題,直接給項目辦說就行了。項目辦、經發局、建設局等主動上門解決問題。”周少明說,前一段時間,為了解決35千伏高壓線電線線路遷移難題,他們與項目辦和管委會領導溝通,最終確定在4月10日遷移。
黨委、政府的支持讓他們信心更足。周少明說,公司現擁有一支以高級技術職稱、985/211高校碩士為核心的500余人封測團隊,積累有40余年的封測行業經驗,掌握了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高可靠塑封技術,已形成18項授權發明專利。公司將持續聚焦于5G、人工智能、物聯網、汽車電子趨勢下電子器件封裝小型化和高可靠性的需求,在把握半導體行業黃金發展機遇的同時,發揮優勢技術能力,強強聯合,致力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高可靠高密度系統級產品供應及封測服務商。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覃巖峰 王譯博 王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