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數春夏秋冬,就屬五月最美。走進鞏義市紫荊路街道祥瑞社區,比五月更美的,是“夕陽”無限好,“晚霞”別樣紅。該社區牢牢把握“關愛老年群體”這一重要抓手,打造以“文化養老”為特色的民生黨建,不斷為群眾造福、給群眾溫暖,營造出黨群一家親的溫馨畫面。
祥瑞社區成立于2022年7月,下轄4個居民小區,總戶數3384戶,10152人,目前常住居民1395戶,4400余人。黨群服務中心臨時設置在祥瑞街建業壹號城邦院內養老服務中心的樓上,記者去時,一樓有老人在下棋、打乒乓球,還有老人躺在靠窗的按摩椅上享受著悠閑時光。
養老中心各個功能室齊全的設施與擺設簡單稍顯擁擠的臨時黨群服務中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辦公的地方小了,老人們活動的空間就大了。在那里,我們見到了市民宋建紅老人和她的一幫姐妹。宋建紅今年60歲,大家都親切地叫她“紅姐”,紅姐手下有一支多才多藝的老年人文藝志愿者隊伍,有幾個年齡已超過了70歲。
“這里就像是我們的家,服務做的好,想的很周到,無論刮風下雨都會來。唱歌、跳舞用的音響每天都充好了電,目前,我們正在排練節目類,有紅歌、手勢舞等等,日子過得充實。”“每個星期三,社區都會請舞蹈老師來教我們跳舞,每周還組織志愿者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理發,隔段時間還組織免費給老人體檢。”提到社區的為老服務,69歲的馮會珍老人和老姐妹周春英打開了話匣子。
該社區黨組織書記葉利曉告訴記者:“社區工作重在服務,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豐富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我們確立了‘建睦鄰祥瑞,筑文化家園’的黨建品牌,把服務重點放在居民區的文化養老上。”
據悉,該社區提出的文化養老是以溝通情感、交流思想、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為載體,以擁有健康體魄、樂觀心態與友好互動為目標,搭建“1+1+X”活動平臺,(第一個“1”個即面積達600平方米的養老服務中心,第二個“1”個即小區內活動廣場,“X”即多項文化活動項目),滿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打造新型睦鄰關系。
除了每周定期開展健康課堂、歡樂手勢舞、戲曲展演、廣場舞教授、健康義診等文化活動,并成立九朵金花、群舞飛揚等3支文藝團隊。同時,定期邀請嵩山路小學學生到社區開展“社校”聯動“文明和諧鄰里情”、“智慧助老 關愛行動”等活動,實現了“天天有活動、月月有安排”。
另外,為鼓勵老年人走出家門,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融入社區,拓展他們的人際交往圈,同時提高老年人動手思考能力,預防身體機能退變。聯合瑞康頤養院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巧手夕陽 智慧生活”老年人手工制作活動,也深受老年人歡迎。
葉利曉表示,新的黨群服務中心位于市東區河圖路濱河賦小區14號樓,總面積510平米,分上下兩層,預計今年6月底打造完成。我們搬走后,老人們的活動場所會更寬敞。下一步,將持續與轄區企業結對共建,整合資源,座談交流共同探索實踐區域黨建共建模式。依托“五星”支部創建,深化黨建引領為老為小服務“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事當家事”,推動治理服務從社區“端菜”向網格“點菜”、群眾“做菜”轉變,讓社區治理更有活力,持續擦亮黨建品牌。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曉霞 鞏義時報 吳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