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如茶,香濃甘冽;母愛如玉,溫潤堅強。但成為母親卻并不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很多女性為了成為母親,一路艱辛 ,披荊斬棘。
為了慶祝即將到來的母親節,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生殖醫學科、產科等舉辦了豐富的主題活動,為媽媽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和溫暖的關懷。
5月12日上午,鄭大三附院生殖醫學科為試管助孕路上的寶媽們準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母親節活動。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產科、 超聲科、婦科和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參加活動,和寶媽們一起分享助孕路上的心路歷程……
幸孕卻兇險,“妙手拆彈”后的接力——小麗(化名)是一個為了懷孕奔波兩年的姑娘,第三次試管移植好不容易成功,超聲報告上的診斷卻如晴天霹靂——“宮內合并宮頸妊娠”,是一種罕見而兇險的復合妊娠。要保住宮內的就必須清除宮頸處“誤入歧途的小胚胎”,但手術過程容易發生流產、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在小兩口一籌莫展的時候,生殖醫學科主任管一春組織多學科會診,為小麗量身定制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為其實施“陰超引導下宮頸妊娠減胎術”。用微創的方法挑戰“妙手拆彈”,成功保留宮內妊娠,在全省乃至全國的臨床案例都十分少見。
減胎后的保胎工作也是一場持久戰,小麗整個孕期先后在生殖醫學科、婦科、產科和超聲科的無縫對接、保駕護航下展開接力賽跑,一路綠燈到分娩,在新生兒科的呵護下,寶寶順利出院。所有的苦難在看到聽到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后瞬間釋然, 小麗的助孕之路雖然跌宕起伏,為母則剛的她卻異常自信。因為她知道,這份信心的背后是來自于省婦幼“多學科護佑天團”的不懈努力和傾心付出。
高齡&早產,“早破土”萌芽全程呵護——李女士已45歲高齡,好不容易懷上,容易流產,讓備孕之路異常艱辛,由于卵巢功能減退,5次取卵,才積攢了1個胚胎。在充分的調理和評估后進行移植,很幸運雙杠陽性的試紙條,慰藉了她多年的辛酸。很順利地度過一道道的關卡,但是命運似乎并沒有額外的關照,在26周,因為宮頸機能不全,胎膜早破,同時合并胎盤植入不得已進行了剖宮產。800克的男寶無縫對接,住進了新生兒科。3個月的日夜呵護,大家都在為這個小生命祈禱加油,小寶寶頑強地在NICU團隊協作下完成了手術、撤掉了呼吸機,體重增至5斤重,為了和媽媽團聚,不斷刷新奇跡,努力堅強地成長。
寶媽分享一路走來的點滴,感染著在場的所有人,還在助孕路上辛苦拼搏的姐妹們也都深有感觸,為之動容。活動最后,寶媽放下帶娃的疲憊,試管姐妹釋然助孕的焦慮,圍坐一起,通過心靈之家——手工DIY的方式放松和解壓,制作出一個個精美的“柿柿如意、好孕蓮蓮”的好孕掛件,表達自己的美好祈愿和祝福。相互鼓勵,傳遞好孕,收拾心情,大步走起!?
孩子是生命饋贈給每一位母親最好的禮物。每個試管寶寶的到來,背后都有一位媽媽在虔誠地祈禱與勇敢地付出。雖然歷經辛苦和挫折,但當第一次看到兩條杠的時候,第一次與寶寶分享心跳的時候,第一次將寶寶擁入懷里的時候,所有的咬牙堅持、拼盡全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那喜悅的眼淚、那久違的笑容也許就是所有成為媽媽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關愛孕媽媽的孕期健康,提高孕媽媽預防疾病的意識,產科門診舉辦孕期營養、心理及母乳喂養健康科普小課堂。此次健康科普活動在產科門診陳冬筍護士長帶領下,由劉文博主任向大家講解孕產期心理健康的知識及重要性,鼓勵孕產婦做快樂孕媽媽,養育健康寶寶,其次由郭慧護士利用多媒體及“真材實料”的食材向各位孕媽媽講解孕期營養的知識,為孕媽媽們答疑解惑。活動現場孕媽媽們踴躍發言,并表示活動幫助她們收獲科學的營養知識,樹立孕期合理飲食的觀念。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可以給家庭帶來無盡的歡樂與幸福,但這背后的心酸與疼痛也只有媽媽才能真切體會。在母親節到來之際,產科孕婦學校精心準備了一堂特殊的課程:“分娩吧!爸爸!”讓準爸爸親自體驗宮縮的疼痛,體會生孩子的不易,對準媽媽給予更多的呵護與關愛。
分娩體驗正式開始前,由產科總護士長倫冰講解“臨產征兆與住院時機”,讓大家做到有備無患。之后,準爸爸們依次進行了分娩疼痛體驗。孕婦學校王迎帆通過調節分娩陣痛體驗儀器,增加電流刺激,讓準爸爸們體驗了分娩的痛感,電流給體驗者的痛感從1級逐步增加至12級,電流的不同級別,相當于產婦在生產過程中逐步經歷不同級別的陣痛。
工作人員每隔一段時間調節按鈕,剛開始,大家的表情都很輕松,當疼痛等級逐漸增至4級時,準爸爸們的表情開始不淡定了,微皺著眉頭。當疼痛等級逐漸增加至7級或以上,畫風大變,只見準爸爸們有的小聲嗷叫、有的滿面通紅,極有少數準爸爸鎮定自若,甚至發出叫喊或提早結束體驗,并直呼生孩子不容易。圍觀的孕媽們有的拿起手機拍照,有的說著“這會兒你可算體會到我生娃的痛了吧”。
愛要大聲說出來,孕婦學校還為體驗后的準爸爸準備了玫瑰花,讓男士們親身體驗過分娩陣痛后勇敢將自己的愛意表達出來,獻花另一半。
鄭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