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更好的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時讓鞏義文物“活”起來,推動更多市民直觀地領略鞏義文化魅力,當日,鞏義市杜甫路街道園丁街社區聯合轄區養老服務中心組織老年人參觀市博物館。本次活動主要由節目觀看、文物觀賞、尋寶之旅、拓印體驗四個部分帶領老年人感受中華文化多元之美。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首先,大家欣賞多彩節目。由河洛大鼓拉開序幕,戲曲節目、樂器演奏、古典歌舞等形式接連呈現,大家紛紛駐足觀看,拿起手機錄像,把讓這精彩的時光記錄下來。接著,社區志愿者對博物館豐富的文物,精巧的布局進行介紹,大家在觀賞的同時感嘆博物館文化底蘊的厚重,領略鞏義城市的巨大發展變化。
“本次尋寶的范圍就是整個博物館,手冊上出現的文物,就是需要找到的文物后,拍照合影。這個文物比較豐富,叔叔阿姨們要按照手冊上的照片到相應的地點尋找,找齊后與工作人員聯系可以領取小禮品,至于禮品是什么就要靠大家努力啦!”社區志愿者賣了一個小小的關子,立刻引來了叔叔阿姨們的興趣,手冊分發完畢,大家一溜煙兒散開,迫不及待地去尋找寶物。瓷器展館、樓梯間、石像展館,大家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這時,有一位阿姨拿著手冊面露難色,有些不知所措,正當志愿者想上前幫助時,另一位阿姨對她邊走邊說:“愣著干啥,咱倆一起找!”
本環節將活動拉到高潮,大家在找到寶物后,拍照留存,找到工作人員進行禮品兌換,拿到禮品的老人,高興的立馬帶到手上。
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拓印體驗區。志愿者帶領大家來到了石磨盤物件,讓老人體驗加工農作物的生活場景,將帶殼的五谷進行加工,使之脫殼。劉叔叔開玩笑說“一看這姿勢,就是勞動人民出身”。隨后,志愿者為大家細致講解拓印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項。需要使用宣紙和墨汁覆蓋到模板上,通過敲打的力度、上墨的時間點掌握以及取下拓片的最佳時機幾個步驟說明,使大家對拓印的制作技藝有了深刻的認知和了解。最后,在氛圍的烘托下,老人們用手觸摸著石畫的紋路,駐足觀賞成品。
2個小時的參觀即將結束,前來參觀的老人們說:“在這里深入了解到鞏義文化的發展歷史,文物介紹及有趣游戲,收獲頗豐。而這些特色作品,充分展現了民俗文化和人文傳承。我們非常高興,真是不虛此行。”通過本次活動,園丁街社區負責人表示今后會經常組織老年人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確保老年人有個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同時增強全社會敬老助老意識,促進社會和諧。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曉霞 通訊員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