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鄭東新區生物多樣性日活動在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行。
活動現場,鄭東新區龍源路辦事處書記代予龍、鄭州市生態環境局鄭東新區分局副局長張紅陽共同為鄭東新區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進行揭牌。
鄭東新區大學生環保志愿者們表演了原創的生態環境保護兒童劇,來自鄭州東新區中州大道小學的50名老師和同學及市民朋友參加活動,寓教于樂,意義非凡。
據了解,今年5月22日是第23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旨在推動“昆蒙框架”的實施,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鄭東新區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是鄭東新區專門用于宣傳、教育和普及生態環境知識的場所,是為了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拓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的渠道和方法,利用基地的自身特點和優勢,在保護自然生態、保護野生動植物、自然和人文遺址等方面等方面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從而推動全民環保意識的普及和提升。
活動由鄭州市生態環境局鄭東新區分局主辦,鄭東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鄭東新區城市管理局協辦,鄭東新區龍源路辦事處承辦。為使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取得最佳效果,活動籌備期間特別邀請專業兒童劇編劇圍繞森林、濕地、海洋、草原、城市等五個生態系統進行原創編劇,邀請來自鄭東新區轄區20余名大學生環保志愿者參演,從而使受眾多元化,活動效果佳。
活動還特別設計了“生態尋寶記”的游戲環節,邀請參與活動的小學生們在現場“尋寶打卡”,回答正確關于生態環境知識的問題即可獲得一枚定制印章,集齊全部5個印章即可到指定地點兌換文具盒、筆記本、卡套等定制禮品,活動還特別設計了“隱藏印章”一枚,鼓勵參與活動者主動與他人展開交流,達成“5+1”成就后,可額外獲得一份小禮物。
有了尋寶游戲的激勵,參加活動的同學們學習的勁頭更足了。現場還為參與活動者發放了來自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您有一封信》,對公園內的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特點進行了重點介紹。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生態環境關乎民族未來、百姓福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鄭東新區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所在的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鄭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建設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的重點項目,對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等國家戰略承載工程意義重大,可為鄭州建設具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征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文化支撐。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馬雁 陳海潮 通訊員 毛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