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萬里無云,擋陽山下的李莊村一派祥和。進入村莊,街道兩旁花池里的月季搖曳生姿,稍稍抬頭就能看到擋陽山的美景,親切地歡迎語也從高桿上的天翼云眼攝像頭傳來,每到晚上百余盞太陽能路燈就會自動亮起,為村民照亮歸家路……從以前的臟亂差到現在的人居環境紅旗村,在登封市君召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莊村一路逆襲,奏響了美麗鄉村的嶄新樂章。
圖說:君召鄉黨委政府大力支持李莊村發展
擋陽山下的幸福宜居村:
遇見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
“污水管網修好了,道路變寬了,路燈也都亮起來了,還有路兩邊的月季花和太陽花,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在家門口乘涼的李大娘熱情地說:“這兩年,我們村可是大變樣,住得越來越舒服了。”
據了解,李莊村恰如其名,大多數村民都姓李,往上數三代,可能都是一家子,這讓李莊村的凝聚力非常強。在村兩委的帶頭下,村民積極參與村貌建設,從以前的臟亂差,一舉連續兩年獲得“人居環境紅旗村”稱號。
“不管是安裝路燈、修建花池,還是開展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民的積極性都非常高。”李莊村村支書李進軍說:“建設太陽能燈桿時,本村企業家向我們捐贈了幾萬元,所有的安裝都是自己干的,村兩委成員帶頭,村民主動參與,把百余盞燈桿立了起來。”如今,每到晚上,路燈就會自動亮起,照亮村民的出行路。
道路兩旁用石頭和石子堆砌起來的花池也成為李莊村的一大特色。“石子是我們從村旁邊的河道里撈出來的,建設也都是村民自己干的。”李進軍說,他們在花池里種植了仙人掌、月季、菊花、太陽花,還在每家每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種滿了各種顏色的鮮花。一到花季,李莊村就如花的海洋一般,吸引無數游客前來打卡。
環境變好了,發展也要跟上去!據李進軍介紹,李莊村地下擁有獨特的麥飯石,因此造就了富含礦物質的地下水,“目前已經有礦泉水企業來尋求合作,另外我們還準備發展民宿,充分發揮‘花海’‘皮定均根據地’等資源優勢,并開展無公害菜籽、花生等農產品的衍生業務,帶領村民走上鄉村振興的道路。”
幸福村里的電信新科技:
AI進村智能識別實時提醒
在這個充滿幸福元素的李莊村里,AI智能新科技為其增添了濃厚的智慧色彩。
走進李莊村,掛在高桿上的天翼云眼攝像頭就會發出“歡迎”聲音,如果不小心走到了橋口等的危險區域,相應的“安全提醒”聲音也會隨之而來。
“這是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為我們安裝的天翼云眼攝像頭,對村莊的主要路口、橋口深溝及陡坡進行了覆蓋,它具有AI智能識別的功能。”在“數字鄉村”智能監控平臺,李進軍指著屏幕向記者介紹道,“看,這些紅色區域,就是電信公司為我們劃定的電子圍欄區域,一旦檢測到有人進入,攝像頭就會發出相應的聲音。”
據悉,基于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的視聯網,李莊村村民在自家門口的安裝的攝像頭均可納入“數字鄉村”智能監控平臺。“村民的參與度非常高,大概有25戶村民都將攝像頭進行了共享,正是因為此,李莊村基本實現了監控網絡的全覆蓋。”中國電信登封分公司潁陽營服中心經理梁志帥說。
電信公司的智能監控平臺可謂李進軍的“及時雨”,為村莊的人居環境提升出了不少力。“看到有人亂丟垃圾、毀壞花草,我通過智能監控平臺就能直接喊話提醒。”李進軍說,遍布全村的攝像頭也為村民帶來了安全和便捷,“小孩到飯點還沒回去、車不知道被誰擦了一道痕,通過智能監控平臺,我們很快就能鎖定區域,幫助村民把問題解決。”
除此之外,李莊村還在其中5路攝像頭旁邊安裝了天翼云播,“比如現在的秸稈禁燒宣傳,我們不用走街串巷地人工宣傳了,通過手機操作一下,天翼云播就可以不間斷循環播放,可方便了!”李進軍說。
這些數智應用,正是基于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的全域千兆網絡。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實現全市所有行政村光纖寬帶100%覆蓋,自然村光網、5G平均覆蓋率均超99%。接下來,中國電信鄭州分公司將以全域千兆網絡為基礎,以鄉村數字化建設為抓手,結合5G、千兆、大數據等數智技術建設“數字鄉村”智能平臺,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切實為鄉村振興注入智慧動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冬生 通訊員 王東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