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各類應季瓜果紛紛上市。種瓜不易,銷售更不易,在田間地頭售賣,需要有中間商,顯然降低了收入;進城沿街擺攤,會因占道經營容易被處罰;而應季瓜果一旦滯銷囤積,不但損失慘重,也影響下一茬的農資采購和播種......瓜農們長途跋涉來到城市,希望自己的西瓜能賣個好價錢,以圖增收,補貼家用。為此,中原區城管局通過設立“便民服務臨時銷售點”找到了解決瓜農賣瓜難問題的“金鑰匙”。
“網格化”為底色繪制“西瓜地圖”
進入6月份以來,面對大批進入城區售瓜的瓜農,中原區城市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綜合前期管理的經驗,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依托黨建網格化平臺,執法人員主動到社區溝通,聯合街道辦事處,以“百姓城管 服務百姓”為主題,變管理為服務,科學規范設置西瓜便民銷售點。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部署,終于在有益瓜農增收、方便市民采購和保證良好市容市貌的同時找到了最優解。目前,中原區26個西瓜便民銷售點已設置完畢并投入使用。創新“以疏代堵,服務瓜農”的保障措施,成為中原區城市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生動實踐。下一步,中原區將根據瓜農、市民反饋情況,及時微調便民服務臨時銷售點點位,實現“服務瓜農、方便市民、便于管理”的三重目標。
“精細化”為特色提供更優服務
“今年夏天終于能安心賣瓜,不用打游擊了。從老家來這里,本身就人身地不熟的,現在有了便民臨時銷售點,心里就有底了!”中原區這一舉措甜到了瓜農心坎里。據了解,為確保市容市貌整潔有序、“吃瓜群眾”方便購買、瓜農實現增收,中原區城市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經過實地查看、細致規劃、意見征詢等環節,選擇避開人流量、車流量較大的主干道,在不影響交通安全的前提下,聯合各街道辦事處設置西瓜便民銷售點。更令人感到貼心的是,中原區城市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不僅規劃了“西瓜地圖”,還秉持“疏堵結合、服務瓜農、便利市民”的原則,免費向瓜農提供飲用水、遮陽棚等,并在銷售點附近預留臨時通道、配備垃圾桶,保障周邊環境衛生,方便市民通行。“覆蓋廣、范圍大、可持續、精細化管理”,成為中原區西瓜便民銷售點的四大特色。
“法制化”為本色厚植為民情懷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中原區城市管理局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力求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這次中原區城市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以服務瓜農為契機,立足自身實際,在提高執法水平的同時厚植為民情懷。據了解,執法人員每天都會進行早巡、午巡、夜巡,掌握轄區城市管理情況,以圖快速解決各類市容市貌問題,執法人員對轄區占道經營的“熱門位置”了如指掌。中原區城市管理局利用這一優勢,強化重點區域巡查,全面推行柔性執法。在巡查時遇到占道瓜農,耐心細致講政策、講法規,做好普法教育,積極瓜農到附近西瓜便民銷售點售賣,平衡好執法與服務,在最大限度為民服務的同時,保障市容市貌秩序。瓜農紛紛表示:這樣的管理舉措很有溫度,會按照城市管理人員要求,自覺搞好便民服務點周邊衛生,不影響市民通行,共同維護好市容秩序。
最是溫情暖人心,事實證明,在用足“繡花功夫”中釋放諸多善意,很多管理難題也就容易解決了。下一步,中原區城市管理局將采取更多暖心惠民舉措,在維護轄區內環境整潔有序的同時,更快更好升級城市管理版本,更細更實助農便民。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占卿 通訊員 呂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