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州市第三屆“十佳”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之八——鐵腳板走出民心路 訪二七區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區黨支部書記郭文雅

          2023-07-0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郭文雅是一名“八零后”,但又是一名社區工作的“老手”,她扎根社區工作15年了。

          在二七區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區黨支部書記郭文雅看來,要讓居民滿意,就要把心安在社區,把根扎在基層,用腳步丈量社區,用真心去服務群眾,不斷探尋著基層治理的“靈丹妙藥”。

          繪好社區發展“同心圓”

          2022年7月的一天,郭文雅所在社區的微信群里,有居民發出這樣的求助信息:“鄰居們,咱附近有沒有適合年輕人干的工作呀?我已經幾個月沒有收入了”。

          這條信息瞬間引起了關注,大家紛紛跟帖。

          郭文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群眾有需求咱就得想辦法,為此她帶領宜業興業專班四處奔走,找資源、訪企業、求合作。

          群眾的期盼,企業的求助,更加堅定了郭文雅改變現狀的決心,她立即組織轄區群眾和商戶代表召開聯席會,提出居民企業融合共贏的思路,將丹尼斯等大型企業的租賃模式變長租為日租、月租,同時大量開展就業培訓、拍攝探店視頻,短短153天,幫助居民創業就業97人,出租鋪位54個,成功穩住了社區創業、就業這個基本盤。

          奏響社區治理“和諧曲”

          十多年的社區工作經驗,讓郭文雅發現,黨員群眾只要心往一處使,再困難的事咱都能解決。

          因為設計的原因,雅居小區1號樓地坪比其他樓棟低出80厘米,采光差、排水難成了居民心里過不去的坎。“書記,一號樓都這樣了,出門都碰上墻,你看不見還是裝迷了?這要是恁家房子,你住不住?”聽到居民這些話,郭文雅一刻都不敢耽擱,立即組織兩委班子和黨員代表挨家挨戶摸情況、理思路。

          經過多次協商,最終開發商同意出資350萬抬高地坪,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就是在一次次為群眾辦實事中,居民從不了解、不相信到支持、擁護,慢慢地社區矛盾問題少了,參與社區治理的人多了,目前登記在冊的志愿者就有3100余名,為社區發展凝聚了多元力量。

          探索社區服務“數智化”

          隨著社區治理的不斷深入,如何將服務送到“家門口”、矛盾化解在“家門口”,真正讓群眾的事有人管、有人辦?

          郭文雅和同事們立足“五星”支部創建,聚焦群眾需求,探索研發了“智小雅”線上智慧服務平臺,打造集“智慧黨建、便民服務、網格治理”為一體的特色功能,收集群眾建議186條,辦理群眾微實事72件,切實讓群眾體驗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高效服務。

          線下,她們還開展了“石榴樹下話黨建”“雅居集市”“時光郵局”等黨建特色活動,拓寬了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途徑,真正架起黨群“連心橋”。

          對于未來,郭文雅說,她將繼續站穩鐵腳板、走好民心路,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錨定目標、鼓足干勁,用黨建引領這把“金鑰匙”打開基層治理的“千把鎖”,為全市“五星”支部創建、基層治理做出更大的貢獻。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通訊員 劉江華 文/圖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